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叙利亚风云突变, 专家分析动荡将持续加剧
新京报 记者 朱月红 编辑 胡杰
2024-12-09 10:26
当地时间12月8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进入首都大马士革。据媒体报道,叙总统阿萨德在与多个叙利亚冲突方谈判后辞去总统职务,离开叙利亚,并下令和平移交权力。专家认为,叙利亚局势突变有多方面原因,未来,预计叙利亚的社会动荡将持续加剧。

短短十几天,叙利亚局势剧变。自11月27日起,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突然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迅速占领了该国多个城市,并于12月8日进入首都大马士革。


据新华社消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8日宣称进入首都大马士革,后在电视讲话中称已“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外交部8日发表声明说,经与叙利亚境内武装冲突各方谈判并指示和平移交权力后,巴沙尔·阿萨德决定辞去叙总统职务并离开叙利亚。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2月8日晚获悉,据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称,巴沙尔·阿萨德和家人抵达莫斯科,俄方已向其提供避难。


局势变化如此之快,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叙利亚局势突变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力量此消彼长、外部力量的介入以及叙利亚政府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未来,预计叙利亚的社会动荡将持续加剧,中东地区的局势也会受此影响有所变化。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2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叙利亚局势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希望叙利亚尽快恢复稳定。中国政府已积极协助有意愿的中国公民安全有序离叙,同在叙留守中国公民保持联系并做好安全指导。


十余天,叙利亚局势突变


叙利亚此轮局势突变,始于今年11月底。11月27日,叙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及极端组织人员发生大规模交火,起初主要集中在叙利亚阿勒颇省和伊德利卜省等西北部地区。


11月30日,反对派武装进入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2016年以来首次攻入阿勒颇。


战火随后蔓延至叙利亚的中部城市哈马,哈马是叙利亚第四大城市,也是哈马省首府,距离首都大马士革仅约220公里,被视为大马士革的重要防线。


12月5日,反对派武装主要指挥官阿布·穆罕默德·古拉尼宣布,他们已完全控制哈马。当时有分析指出,哈马失守后,大马士革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只剩下霍姆斯。


霍姆斯是叙利亚第三大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向北通往哈马、阿勒颇,向西北通往叙政府控制下的塔尔图斯、拉塔基亚等海滨城市。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说,霍姆斯距离大马士革160公里左右,驱车两个小时就能到达。


当地时间12月8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称,他们已于当天凌晨“完全控制”霍姆斯。其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表示,他们开始进入首都大马士革。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8日,叙利亚大马士革,部分叙利亚民众在反对派武装宣称推翻总统阿萨德执政24年的政权后欢呼庆祝。图/IC photo


公开报道显示,大马士革响起密集枪声和多次爆炸声。大马士革国际机场所有航班已宣布暂停。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大楼被叙反对派武装控制。叙利亚国家军队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已经结束。


叙利亚总理贾拉利当天在社交媒体发表视频讲话,表示自己目前在家中,没有离开叙利亚,准备好与任何叙人民选择的领导人合作。他还提到,其已与反对派武装取得了联系,但并不知道阿萨德的下落。


同一天晚些时候,新华社援引今日俄罗斯报道,俄罗斯外交部8日称,阿萨德在与多个叙利亚冲突方谈判后辞去总统职务,离开叙利亚,并下令和平移交权力。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2月8日晚获悉,据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称,巴沙尔·阿萨德和家人抵达莫斯科,俄方已向其提供避难。


叙利亚局势为何变化如此之快?


自11月底以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快速推进。专家认为,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进展如此迅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支持巴沙尔政权的力量暂时无法提供更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支持巴沙尔政权的力量主要来自以伊朗为代表的抵抗阵线、黎巴嫩真主党和俄罗斯,但他们都分身乏术。以伊朗为代表的抵抗阵线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与以色列一直处于胶着状态,黎巴嫩真主党在经历以色列的一系列打击后实力遭到削弱,因此来自抵抗阵线的力量对巴沙尔政权的援助大幅减少,而俄罗斯自身也面临挑战,无法为叙利亚提供更多支持,这是导致叙利亚政府军在战场上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反对派武装已经今非昔比。” 田文林指出,反对派武装的装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包括拥有无人机和重型武器。不仅如此,反对派武装战术水平也明显提升,相较以前,现在不但能够有效协调作战,还懂得在近期交火中进行“认知战”,广泛散布不利于叙利亚政府军的舆论等,使得战场形势在短时间内出现近乎“一边倒”的变化。


而反对派武装的军事装备和战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有外部力量的介入。对此,田文林表示,土耳其、以色列、乌克兰以及西方盟友被视为重要的外部力量。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8日,叙利亚阿勒颇,叙利亚反对派称已“推翻阿萨德政权”,部分民众欢呼庆祝。图/IC photo


具体而言,土耳其被指支持叙利亚自由军等反对派武装,并为其提供无人机装备等。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盟友也被指可能发挥了作用,原因在于乌克兰要在俄乌冲突中缓解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在叙利亚“再点把火”,以此分散俄罗斯的关注点,且反对派武装在近期交火中的一些战术做法与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做法比较类似,因此俄罗斯方面指称乌克兰参与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人员的训练,并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包括无人机。此外,以色列可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以色列想要消除其北方的安全威胁(黎巴嫩真主党在以色列北方),在叙利亚制造事端,既可以推翻巴沙尔政权,又可以切断黎巴嫩真主党的后勤补给来源。外界的看法是,伊朗是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持者,而叙利亚正是伊朗与真主党之间的关键通道。一旦叙利亚落入反对派手中,这条通道会被切断,真主党将失去重要支撑。


除了叙利亚政府军来自盟友的支持减弱、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军事力量增强,叙政府的经济基础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告诉新京报记者,在美国的封锁下,叙利亚政府无法走出本国经济困局,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货币加速贬值,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经济发展的整体动力不足,民众怨声大。经济发展不足又进一步影响军队的待遇等,因此出现大量部队“不战而降,不战而逃”的情况,最终导致短时期内政权发生变化。


叙利亚或将陷入持续动荡


叙利亚于2011年3月爆发内战,此后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持续交火。内有反对派武装和“伊斯兰国”的不断做大,外有西方大国的打压,叙利亚政府军的力量一度急剧收缩。后来,在俄罗斯和其他盟友的帮助下,叙利亚政府军转守为攻,逐渐收复叙利亚多地,伊德利卜省被认为是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境内控制的最后一块主要地盘。


2020年3月,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努力下,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持续近十年的叙利亚内战一度进入平静期。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在十多年的内战中,已有超过30万名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近期,叙利亚局势发展速度之快,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迅速进入大马士革,推翻巴沙尔政权,引发外界对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可能更加动荡的担忧。


田文林表示,就叙利亚国内局势而言,叙利亚国内民族、宗教和教派矛盾复杂,一旦巴沙尔政府倒台,这些潜在的矛盾可能同时爆发,导致叙利亚出现类似于利比亚“群雄逐鹿”的糟糕情况。利比亚是北非阿拉伯国家,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至今,利比亚深陷社会动荡不安,外部势力博弈激烈的困局,这不仅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还对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王晋看来,随着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叙利亚国内的多方力量将迎来调整。叙利亚国内各派预计会进行相关对话,如果这种斡旋协调机制无法短期内起作用,可能会爆发新的冲突。同时,叙利亚国内各派还要面临如何与多国驻军(如伊朗驻军、俄罗斯驻军以及美国驻军)相处的问题。此外,未来叙利亚政府的组成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具体如何变化,叙利亚内部是否形成统一机制是关键。


关于叙利亚局势将对中东地区有何种影响,王晋认为,土耳其、以色列和伊朗等多方力量围绕叙利亚可能会出现新的博弈。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8日,马斯纳(Masnaa)过境点黎巴嫩一侧,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结束后,黎巴嫩境内民众准备进入叙利亚。图/IC photo


叙利亚是中东地区“抵抗轴心”和“什叶派之弧”的组成之一。其中,“什叶派之弧”,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伊拉克、伊朗、也门胡塞武装,从西北向东、再向东南,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而抵抗阵线,也是外界常说的“抵抗轴心”,是指以伊朗为核心,以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为主要成员的地区政治和军事力量。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抵抗轴心”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反美、反以力量。


田文林认为,按照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称巴沙尔政府已垮台的说法,中东地区“什叶派之弧”和抵抗阵线会受到影响,因为叙利亚是伊朗连接黎巴嫩真主党的主要中间节点,如果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垮台,意味着伊朗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地区臂膀,同时也使得伊朗和真主党的联系少了一个桥梁和渠道,未来真主党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胡杰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朱月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sunnyz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主席声明(摘要)公布
第一看点
美国股债汇“三杀”,金融市场动荡会否成为常态?| 新京报专栏
观点
特朗普关税令引发金融巨震 全球遭遇“黑色星期一”
第一看点
美股暴跌,市场对特朗普关税说“不”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闻8点见丨中方救援力量在缅助力安置;追问刑案中的遗体保存费
时事
尹锡悦下台后,韩国风波未止
国际
从未远去:气候变化和冲突下的饥荒困境
新京号
碳讨|对等关税冲击下的中国新能源,“奉陪到底”也“波澜不惊”
财经
印度极度缺油,全国加起来比不过一个塔克拉玛干?
新京号
十大券商谈“对等关税”: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哪些板块值得布局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