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重温经典审判方式、迎国家宪法日,首经贸红色剧目首次公演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12-05 10:52
《面向群众的审判》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生历时一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宣扬司法精神的舞台剧。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12月4日正值“国家宪法日”,当日下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4年“国家宪法日”红色剧目《面向群众的审判》正式公演。这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生历时一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宣扬司法精神的舞台剧,也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开展的重点活动之一,未来将根据校内外需求开展巡演。


学生(左)把反派角色演得惟妙惟肖。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我要上诉!咱们边区不是奉行自由恋爱吗?可是我爹为了更多的彩礼,他不仅骗了我,还瞒着我又和朱家订立了婚约,我不同意,我想嫁给张柏,他就把我锁起来,关在屋子里,张柏!我还能再见到你吗?”大幕拉开,在凄凉的音乐声中,女主角用哭腔控诉自己在封建的包办婚姻中遭遇的不公。整个剧目围绕马锡五当年的一次真实的审判讲起,讲述司法工作者如何深入人民群众中,充分了解当事人诉求,作出正确判决的故事。故事的最后,女主终于实现和意中人结婚的愿景,其父也被判返还不正当的彩礼、取消违背女儿意志而私自定下的婚约。


马锡五(1899年一1962年)长期从事人民司法工作,是中国司法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陇东人民赞誉他为“马青天”。他创造了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审判经验”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剧目仅主创团队就达近十名,参与演员则多达三十余名,均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学生们轮番上场,台词扎实,女主父亲的表演者更是演出了反派人物的嚣张气焰。


参与演出的均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为了深度还原这个故事,我们在今年七月趁暑假期间还去了趟事发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收集到了很多马锡五当年的审判手稿,回忆当年往事,对台词和舞美的优化都有很大帮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话剧团团长、22级本科生刘思齐是这一剧目的制作人,她回忆,今年年初,她便在课堂上了解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这是诞生在抗战时期的优秀审判方式,它融合了“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司法精神,也契合当下我国司法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法治精神。因此,她和团队小伙伴们希望将这一司法精神搬上舞台,“我们想通过这部剧将这一审判方式发扬光大,它是我们红色法治文化的一个典型方式。”刘思齐说道。


该剧目的策划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明春表示,此剧目筹拍了将近一年,是该学院对于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公演剧目《宝塔山下的审判》的传承。他认为,这部剧不仅是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对我党在早期创办的优秀红色司法传统的传承。


undefined

《面向群众的审判》吸引了校内众多学生的观看。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国家宪法日期间,各地各行业都会有形式多样的普法安排,作为首都高校,我想还是要采取青年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唤起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正好我们前些年有过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宝塔山下的审判》公演),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效果,所以今年我们继续沿用编创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完整了解红色司法审判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孙明春说道。


活动当日,来自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法学会、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金融法院、丰台区委政法委、海淀区人民法院、大兴区人民法院、房山区人民法院等实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部分学生家长也现场观看了这场舞台剧。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专题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来了!

相关推荐
迎接国家宪法日,首经贸举办《宝塔山下的审判》舞台剧公演
教育
新京报年度演出榜投票丨2019最佳戏剧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