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签署研学协议后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消费者要求退费获部分支持
新京报 记者 慕宏举 编辑 彭冲
2024-11-29 19:35
违约方应承担相应责任,否则将造成权利的滥用,不利于守约方利益的保护及民事活动中诚信原则的确立。

新京报讯(记者慕宏举)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获悉了一起研学纠纷案。该案中,消费者签署研学合同后因个人问题不能参与活动,要求退费被拒后起诉研学主办方。法院认为,签有人身属性研学合同的消费者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但仍应承担相应责任,故酌情支持消费者部分诉讼请求。


据了解,2023年6月4日,陶某与某公司签订《调研活动合同书》,并支付活动学费68000元。双方约定:公司主办“行走在呼伦贝尔”活动,陶某自愿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的课程调研;第二阶段为作品集制作,公司委派老师带领陶某开展“草原”实地深入调研,完成作品集的制作。如陶某无法按照公司的安排参与本次活动,陶某可以通知公司后退出本次活动,但公司有权不返还任何费用。2023年7月11日,陶某参加第一阶段活动后,于7月13日以个人情况与活动安排存在冲突为由要求与公司解除合同并申请退款,遭拒后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陶某因个人原因要求解除合同,构成违约,鉴于该合同的人身属性较强,不适宜强制履行,故法院判决解除陶某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但陶某作为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故法院综合考虑合同的履行进度、陶某的违约情节、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成本支出等因素后酌请支持陶某的部分诉讼请求。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无异议,且公司主动履行判决义务。


法官提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然而实践中,一些合同的标的具有人身属性,并不适合强制继续履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又规定,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上面提到的债务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一般指债务的性质不宜直接强制履行,如教育培训合同、演出合同、服务合同等,此类合同如直接对债务人人身施以强制,则与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精神相悖。但违约方应承担相应责任,否则将造成权利的滥用,不利于守约方利益的保护及民事活动中诚信原则的确立。


编辑 彭冲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推荐
暑假旅游高峰到来,出行遇到问题该如何举起法律武器维权?
时事
舞蹈班“超期不退”霸王条款被判无效,消费者成功退款
时事
悍高集团IPO注册获批,亮眼业绩、云商模式为何引发质疑?
消费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5年招生政策及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填报时间公布!河北高考志愿填报须知来了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重张;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
时事
金字火腿或再次易主,跨界战略仍未寻到“第二春”
消费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3万元买下30年权益,看上去很美的“分时度假”却预订不到酒店
财经
运营商系统“黑箱”:“天降”电话卡被扣费八年、流量误差多收费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