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高效降膜式地源热泵机组。
日前,在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根据客户需求赶制大型高效降膜式地源热泵机组。
据介绍,该机组是为上市企业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机组采用冷媒流量控制、高效降膜蒸发、国内首创的布液技术、物联网远程智能服务等核心技术,能效可提升20%以上,运行费用节能30%。在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成立地源热泵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自主设计制造压力容器,被认定为中国地源热泵行业主机生产10强企业。
德城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高端化转型背后的最大推动力是创新。近年来,德城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数字产业化催生新动能,以产业数字化赋能新发展,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支持龙头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当下,46家“专精特新”企业正将数据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数字化改造,在各自领域内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为全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走进德州齿轮有限公司MES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齿轮智能化生产工厂,一个个机器人稳坐“安全小屋”,根据指令完成磨齿、滚齿、剃齿等齿轮加工生产。工作人员无需近距离接触,通过操作面板就能全流程智能操控,避免了齿轮啮合产生的噪音影响。
数字驱动带来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2023年,德州齿轮投资1.5亿元,建设MES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齿轮智能化生产工厂,规划年产200万只新能源汽车齿轮,综合应用控制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使用发那科工业机器人与设备系统集成,实现生产无缝衔接,生产效率提高100%,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为了让企业搭乘“数字快车”快速发展,德城区坚持夯实数字底座,累计建设5G基站1292处,5G网络实现全域覆盖;建设千兆光网,千兆光纤、IPv6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加速培育本土工业互联网,辖区企业工业信息化提升软件使用率达57%以上。聚力智改数转,发挥“数字专员”作用,为90余家企业精准绘制了数字化转型“图谱”;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41家企业入选全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省级智能制造场景4个,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5个、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引导企业清单化开展两化融合、DCMM贯标,加力提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化发展,获评全市首个省级DCMM 贯标先进区域,一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革新正在德城如火如荼地推进。
绿色发展是德城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如今的德城区,绿色发展同样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实施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是化工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渠道。
近日,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进入设备吊装阶段。“这是今年新上的技改项目,主要建设饱和脂环醇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安全环保设施,装置产生的重质油与轻质油送气化装置可协同利用,极大节约生产成本,是我们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标志性项目。”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投资部经理任格勇介绍。华鲁恒升每年都加大技改投入,去年实施了40多个工艺平衡、装置优化、提质增产、节能降耗技改项目,综合效益显著,2022年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今年计划再实施新一批在线技改项目,进一步做强产业平台、做精联产体系、做细资源循环再利用,巩固行业竞争优势。
技术更新和设备上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如何帮助企业破除转型路上的“拦路虎”?
德城区通过政策集成加力,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开展工业技改提级行动,围绕“3+2”优势产业,制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案。实施“百项技改、百企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今年以来实施500万元以上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总投资88亿元,并开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储备项目申报,上报储备项目67个,总投资300亿元,组织企业成功申报省市级设备奖补项目31个。
编辑/柯锐
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