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借款无法偿还,公司被判承担还款责任
新京报 记者 吴淋姝 编辑 杨海
2024-10-30 22:03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订立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单位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新京报讯(记者吴淋姝)10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公司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借款但实际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案例,在此情形下,当个人无法还款,出借人能否要求公司承担责任?海淀法院以案释法。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李一在某公司担任总经理,是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20年10月,因某公司经营遇到困难,资金周转不开,李一经人介绍向卢倩借款,并以个人名义向卢倩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借期3个月,还款期限为2021年1月,利息为每月2%。

卢倩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某公司的对公账户分三次进行转账,合计35万元。2020年11月、12月,李一如期向卢倩支付了第一期及第二期利息,合计14000元。到了2021年1月,李一未向卢倩偿还借款本金及剩余利息。卢倩多次催要,李一及某公司均拒不还款。后卢倩向法院起诉,要求李一及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35万元及利息。

庭审中,某公司辩称,卢倩要求公司承担还款责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李一是本案的还款主体,某公司不应承担任何还款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订立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单位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院经审理认为,鉴于李一在借款当日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且卢倩所提供的款项系以转账方式支付至某公司账户,某公司对李一相应借款(35万元)承担共同还款责任。对于借款利息,双方约定期限内月利率为2%,因此,卢倩要求李一按照法定利率上限标准支付上述借款的逾期还款利息,具有事实依据。

法院最终判决,李一和某公司共同偿还卢倩借款本金35万元,并赔偿利息损失。

(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辑 杨海 校对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淋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wulin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一旦成为“职业背债人”将面临哪些风险?金融监管总局发风险提示
财经
母亲私借115万元为子买房被诉,法院:配偶及子女不用还款
时事
天源花“天价会员费”调查:App网购变网贷 借七千扣980元
财经
银行女职员虚构理财产品诈骗近亿元,花6000余万打赏主播
时事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皇氏集团及多名董监高合计被罚1050万元
消费
信保经理为业绩骗贷七千多万,花328万买彩票“想中奖堵窟窿”
时事
“成功学大师”一审判无期:虚构成功案例鼓吹快速致富诈骗超3亿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独腿登山者王辉登顶玉珠峰;“AI玄学”爆火真相
时事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临”听民声 “泉”心解答》第一期(人社类专题),来啦!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