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京津冀占比13.1%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2024-10-22 22:19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0月22日,第三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召开。《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2024年)》(简称《报告》)在会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2月,商务部共推出5批84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其中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1项,占比13.1%。

 

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贡献京津冀经验。据统计,2021年到2023年,三地自贸试验区共形成“京津冀政务服务同事同标”“四大机制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样板”等6项面向全国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占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同期“最佳实践案例”总量的14.63%。

 

自2023年6月被列入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以来,北京和天津自贸试验区全面落地“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促进数字贸易健康发展”等各项试点措施,为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提供了试验支撑。

 

投资贸易环境进一步优化。2023年三地共同研究破解制约口岸营商环境发展的障碍,天津港集团和河北港口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口岸服务、陆海联动推向纵深。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自2023年6月揭牌成立至2024年初,成功对接服务贸易企业140余家,便利北京企业“走出去”。目前,天津港已开通京津冀区域海铁联动通道8条。前置窗口,拉近了服务距离。北京市朝阳区组团一站式服务中心集合了天津港、北京朝阳海关相关服务内容,企业可在北京CBD一站式办理天津港口仓储、运输、代理等综合业务,获得政策解读、港口物流服务信息咨询与问题解答,以及各类物流、金融服务对接渠道和专业化、定制化、全程化的物流服务。

 

三地口岸合作和通关监管一体化改革推动了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目前已实现520家重点企业“三关”互认。天津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出口直放、进口直通”等通关便利化政策优势惠及三地进出口企业。截至2024年6月,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进口货物提箱用时由原来的1-2天压缩至最短1.5小时,出口货物集港预期由5天压缩至1-2天。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座跨省航空新城的协同发展故事
新京号
汇聚经济技术合作的蓬勃机遇——从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看开放共赢新篇章
新京号
北京出台全国首个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性改革文件
北京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徐晨:以“北京服务”为主线对标国际规则
北京
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福建爱拼敢赢展现经济韧劲
新京号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倪岳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河北高质量发展
新京号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芜湖市政府重要通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