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体验前卫艺术氛围,四所首都高校师生打卡798·751园区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10-13 16:51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近百名师生走进北京798·751园区,实地探访这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艺术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

老厂区如何与“前卫”结合?来自四所首都高校的大学生们来到798·751园区寻找答案。10月12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近百名师生走进北京798·751园区,同学们化身“园区体验官”了解园区建设运营情况、业态布局规划、参观艺术展览,实地探访这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艺术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

此次活动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市委网信办、新京报社等单位承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2024年“园区行”主题日活动的第七站。

同学们参观金允哲个展——“两极椭圆:情动的粒子及玄秘的流溢”。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摄

艺术家亲自演绎作品,带学生们感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798·751园区的前身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原718联合厂),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唯一一个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援建的巨型工程,建造了总面积达110万平方米的重点工业项目。中德的这次合作更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包豪斯建筑样本,目前,798·751园区拥有亚洲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群,包豪斯建筑超7万平方米。

目前,园区入驻机构600余家,涵盖艺术、设计、影视戏剧、文化传媒、科技、服装、汽车、建筑家居、音乐娱乐、文创餐饮等多元业态。每年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超4000场,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境外游客占比30%。

“这里有点像我们学校。”此行从798CUBE开始,在灰色混凝土错落拼围的院落中,看到其前沿的建筑设计风格,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男生脱口而出。现场工作人员给同学们介绍了798·751园区内部分与电影电视艺术相关的文化企业,听到制作《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米未传媒也在园区内,有学生露出惊喜表情。

“园区行”同学们在认真观摩展品。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工作人员介绍,798CUBE这座场馆是在老厂房原址上重新设计的建筑,建筑体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艺术家朱锫设计,是朱锫建筑所(Studio Zhu Pei)近年来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一系列实验性的创作实践之一。这座艺术区里的工业“盒子群”,充分展现出科技、艺术与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基因。当日,这里正在进行金允哲个展——“两极椭圆:情动的粒子及玄秘的流溢”,脉冲、生物分类、侧性颗粒、蒸馏水……艺术家将科学实验中产生的视觉美感放大,展厅里随处可见色彩艳丽、结构新奇的艺术作品。“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是‘两极椭圆’,这代表着生存和消亡,”展馆工作人员介绍道。

当日,艺术家金允哲团队以一场特别表演项目《接地》,作别本次中国首展。在空灵的音乐声中,由灯光与电路组成的艺术雕塑在昏暗的展馆里闪烁,光影下,一个身材纤细的女孩来回踱步,若有所思,她配合水滴声、风铃声用手中电筒点亮一块块艺术结构,当结构体全部被点亮,色彩斑斓的光影令围观学生赞叹不已,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同时,金允哲本人用前沿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表演,让同学们感受音乐表演活动带来的震撼。

艺术家金允哲亲自演绎作品。 供图/798CUBE

“我们今天来的是数字媒体学院22级到24级的学生,艺术展与这个专业比较贴切,金允哲先生做的展里包括了装饰艺术、交互影像技术,也是数字媒体学院未来要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通过装饰和影像作品达到和观众的交互目的,是学生要学习的。”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教师孙佳森说道,他提到不论从艺术氛围、商业氛围还是人文环境,参与学生都给予了正面反馈。

师生关注所学专业领域与艺术园区的关联

穿行在797路画廊聚集区域,学生们在颂艺术中心参观了孙逊个展“马戏团枭雄”,展览以艺术家孙逊制作的一部油彩动画短片《马戏团枭雄》为主。在昏暗的放映室内,这部动画片色彩光怪陆离,跳脱的画面自成一派叙事风格。“无限缩小的人类世界从现实抽离而出,投影成马戏团般的情形,不断回溯在生命的源头与尽头之间。”孙逊用一大段文字介绍了这部动画片的内涵,并提出“只有影片中那封无字信笺才是真实的全部。”

工作人员带着学生们一起参观园区。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随后,同学们还前往时尚回廊、751图书馆等地参观,园区内,工作人员逐一向师生们介绍了周边其他艺术机构和业态分布情况。“这次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对798·751园区有了宏观的认识,带大学生来参加园区行活动,一是可以了解文化艺术作品,二是可以了解文化艺术产业是如何运行的。学生们可以积累一些实践创业的知识,因为这个园区就有很多创业者,此行是一次生动的实践。”北京外国语大学创业中心助理教师解岳松说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大二学生林子文则关注到了专业方面的提升。她一直在各个展览中留意展厅布置和游览路线设计的情况,“展览都不错,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观者对主题有更好的理解。”林子文介绍,自己最近要完成的一份作业正好与布展相关,她在现场获得了不少灵感。

不少同学对随处可见的市集感兴趣。 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对年轻大学生而言,前卫、抽象的艺术展是否过于晦涩?孙佳森给出了否定答案。“对于大学本科的学生来讲,并不要求他们把艺术展看得特别透彻,尤其当代艺术的目的并非是让你看懂一个东西,而是让你感受其中的艺术氛围。”孙佳森认为,艺术家将想法通过展出的方式传递出来,整体的氛围和体验过程是学生更需要关注的。

当日,学生们在打卡点为“园区行护照”盖章留念,还可凭“园区行护照” 通过特惠价格、免费的方式参观园区内多个展览,并参与领取伴手礼活动。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2024园区行等你来

相关推荐
明日京城闹元宵,这些活动别错过
北京
感受前卫艺术氛围 四所首都高校师生打卡798·751园区
视频
高校学子“园区行”走进星光影视园,感受视听产业前沿科技
教育
十一黄金周怎么逛、吃什么?这里有一份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指南
北京
首都高校学子化身“园区体验官”,探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企业
教育
废弃燃气罐变身时尚秀场,首都高校师生探访798·751园区
教育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2024年园区行活动正式启动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