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燕山野生动物调查
新京报 记者 王子诚 赵利新 编辑 李劼 刘晶
2024-10-10 11:52
“山的深处,根本没有路,人只能像动物一样,慢慢走。”

9月12日,密云区罗圈厂附近山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人员武阅正在调整红外摄像机高度。在植被茂密的林间,即使是白天依然光线昏暗。


燕山深处,一条人迹罕至的丛林小道,是野生动物们的散步场所。隆冬,一只豹猫踩雪踏过。夏夜,猪獾趴在地上拱草。秋天,一只北松鼠坐在落叶堆上发愣。动物们的这些日常生活,都被不远处一只红外相机记录了下来。

 

9月12日,密云区罗圈厂附近山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人员翻越一道垭口。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占了密云70%以上面积,山的深处,大多都没有路。

 

2023年,北京市密云区相关部门组织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人员对全区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首次拍摄记录到复齿鼯鼠、沟牙鼯鼠的高清生态影像。今年密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人员选取了雾灵山、云蒙山、番字牌等五个生态环境优质的区域进行常态化监测。他们将每块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边长为1公里的网格,选择典型网格布设红外相机,在五个常态化监测区域共布设了50台红外相机。

 

 

“把自己想象成野生动物”

 

雾灵山上,一只豹猫在雪地里巡视领地。9月24日中午,在电脑屏幕前再一次看到这个画面,武阅仍然精神一振。1996年出生的武阅,曾经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兔子。他穿着登山鞋和迷彩裤,在灌木密布的山坡上爬行。


9月12日,密云区大洼尖,武阅和崔红丽加快步伐在山路上小跑。他们当天要完成五条山沟的红外摄像机安装工作。

 

他的目标之一是要寻找野生动物经常走的路线,称之为“兽道”,再把红外相机放在“兽道”汇聚处,收集野生动物的生态影像资料。


9月12日,密云区罗圈厂附近山区,崔红丽从山坡上滑下。山坡上泥土湿滑,摔跤时有发生。

 

但要在深山区放置红外相机,并不容易。密云是北京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地处燕山山脉核心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以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占全区面积70%以上。

 

9月12日,密云区罗圈厂附近山区,武阅不慎扭到膝盖,正在原地调整。

 

很多本地人,都摸不清楚深山区路况。“山的深处,根本没有路,人只能像动物一样,慢慢走。”武阅说。

 

9月12日,密云区罗圈厂附近山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人员武阅和崔红丽正在观察兽道走向,确定红外相机的角度。

 

“要找到兽道,就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动物,站在动物的视角上思考问题。”武阅举例说,在两山之间,有一条略微平缓的山沟,乔木都比较粗壮,路上的草都有被压倒的痕迹,“这样的沟,动物们肯定喜欢走,因为比较平缓,它们走着能省力气。”

 

9月12日,密云区冯家峪镇番字牌村附近山林,武阅在行进过程中发现野生动物足迹,与崔红丽讨论。


如今已有五年野外调查经验的武阅发现,在类似于“掌心”的地形中,特别适合布设红外相机。


9月12日,密云区南台子村附近的山中,武阅正在清理红外相机周边杂草,避免风吹草动导致误触发。


条条山峰像人的手指,矗立在周围,而每条山峰都有山沟延伸到一处开阔地,这片开阔地像是人的手掌心,“这个‘手掌心’,像我们人类世界中的小广场。动物也一样,翻山越岭累了,也喜欢在这种平坦地上歇会儿,找会儿吃的,会会朋友。”

 

9月12日,密云区山林间一个安装完成的红外摄像机。

 

 

为“森林管理者”找到宜居条件

 

在今年5月22日,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密云区发布了《北京市密云区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首次收录物种9类3785种;其中,兽类动物有4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26种;并首次拍摄记录了复齿鼯鼠、沟牙鼯鼠的高清生态影像。

 

9月12日,密云区冯家峪镇,车辆在狭窄山路上行驶。

 

9月12日,密云区冯家峪镇,武阅与路旁村民交流,了解是否存在山上野生动物下山进村的情况。

 

“要调查野生动物,需要长期投入。我们去年的本地调查等于是摸‘家底’,今年开始进行常态化监测。每两三个月回收一次红外相机数据,调查年份越长,数据就越有参考价值。比如说,我们根据某一类动物在某个区域出现的频率,做一个不同年份的对比。根据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就能判断出,当地生态环境是否还适合这类动物的生存。”武阅说。

 

9月24日,通州区,武阅在工作室里整理回收回来的红外摄像机。

 

9月11日晚,怀柔区汤河口镇,武阅正在检查红外摄像机拍摄的画面。

 

武阅说,野生动物是森林的管理者,它们多样性丰富,森林才会健康。做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意义,就是要通过科学数据,找到野生动物的宜居条件。另外,也能提供一些平衡社会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


9月24日,通州区,武阅在工作室里整理素材。为了保存素材,工作室采用磁盘阵列保存多年科考数据。


9月11日晚,怀柔区汤河口镇,武阅和黄飞正在驻地聊起白天的经历。

 

 

密云区布设的红外相机

捕捉到的部分野生动物图像

 

野猪

 

野猪

 

西伯利亚狍

 

西伯利亚狍

 

中华斑羚


中华斑羚

 

 

狗獾

 

北松鼠

 

豹猫

 

 

记者 王子诚 摄影报道

记者 赵利新 文字报道

编辑 李劼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刘越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子诚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赵利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华北豹活动范围距京仅20公里,京冀晋修复生境廊道迎豹“回京”
北京
“雪豹被撞死亡”事件仍在调查,专家:司机担责与否在于有无过失
时事
我国首次摸清青头潜鸭种群状况,种群数量达2555只
时事
延庆启动北京首个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商业保险机制,最快15天获赔
北京
浙江杭州一男子用弹弓击打鸳鸯致死,专家解读法律责任
时事
青海格尔木回应“雪豹在路面死亡”:现场有车轮沾血行驶痕迹
第一看点
近日,豹猫现身石景山——
新京号
三十只苍鹭春归忙筑巢,延庆白河堡水库监测苍鹭数创新高
北京
再添8种野生鸟类,北京鸟类数量已经达到527种
北京
两男子公园内使用弹弓射击小鸊鷉,成都通报:二人已被警方传唤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133****7338
7天前
做生态保护真的很辛苦,为这份执着和热爱点赞😊😊
133****7338
7天前
燕山的动物太少了。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