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近380件珍贵琥珀标本及工艺品亮相国家自然博物馆,明日开展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浦峰 编辑 张磊
2024-09-30 18:35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10月1日,“玉碗盛光——珍稀琥珀展”将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展览为公益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月5日。


9月30日,国家自然博物馆,记者在观看满墙的琥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诗人李白曾用琥珀清莹秀澈的光泽来形容自己最钟爱的美酒,足见人们自古以来对琥珀的喜爱。此次展览共展出近380件珍贵的琥珀标本及工艺品,其中不乏包裹有美洲树蛙、缅甸蜥蜴、胡氏多齿夸父蛉等生物的顶级琥珀,观众可在展览中观赏到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琥珀珍品。


多米尼加恋爱虫珀标本。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共分为“自然之力”“人文之美”“琥珀之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自然之力”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产地分布以及琥珀的分类。第二单元“人文之美”介绍了琥珀从古至今在人类文化中被赋予的重要地位。第三单元“琥珀之光”按照琥珀内包裹的生物类别,对琥珀进行了分类展示。


约2000万年前的美洲树蛙琥珀,产地墨西哥南部。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外,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广西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桂地寻龙——广西恐龙动物群特展”也于9月24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阳光厅开展。该展览为收费展览,展期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


广西恐龙动物群特展展出的大石南宁龙(右)和扶绥中国上龙(左)化石模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七十余件珍贵展品、生动的视频以及详细的展板介绍,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广西恐龙的演化历程与科学价值。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参观展品了解广西恐龙,还能通过触摸蜥脚类恐龙腿骨等互动体验,加深对亿万年前恐龙世界的认知。


专家在介绍白垩纪早期的广西大塘龙正型标本模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以“远古广西”为序章,通过蛛网珊瑚、中国拟珊瑚、拖鞋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带领观众穿越回亿万年前的广西。随后,“恐龙发现”展区以一系列珍贵的恐龙骨骼化石为展览核心,包括恐龙耻骨、禽龙股骨远端等,特别是可触摸的蜥脚类恐龙腿骨和肢骨,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恐龙的庞大与震撼。


发掘出土的三颗扶绥中国上龙牙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恐龙种类”展区是本次展览的重头戏,通过植食性恐龙的勺状齿、棒状齿,肉食性恐龙的锋利牙齿,以及扶绥中国上龙、大石南宁龙等骨架模型,生动展示了广西地区丰富的恐龙种类及其生活习性。这些展品不仅见证了广西恐龙研究的辉煌成就,也极大地丰富了公众对恐龙世界的认知。“恐龙之乡”展区则聚焦于扶绥那派盆地这一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通过展示双壳类、淡水鲨鱼牙齿、鸟脚类骨骼等化石,揭示了该地区作为“恐龙之乡”的独特魅力和科研价值。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第一个“非遗春节”,博物馆里怎么过?
北京
蛇年话蛇②|博物馆里过大年,来看“文物蛇”都长啥样
北京
大戏看北京11月文艺资讯丨舞剧《人间四月天》展现林徽因传奇
娱乐
这个国庆假期,沿着中轴线看新展、打卡博物馆
北京
北京首创“博物馆月”品牌,“小而美”的博物馆拔节生长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