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博物馆“冷热不均”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2024-09-25 17:00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博物馆热”近两年持续升温,一些热门博物馆出现了预约难和“一票难求”的现象。9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说,“其实‘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博物馆‘冷热不均’的问题,如何让博物馆热得均衡,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会继续统筹不同类别博物馆的发展。”

 

据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正式备案注册的6833家博物馆接待观众量已经达到了9.4亿人次,其中,暑期两个月接待的观众量达到了2.99亿人次,有6个省份的观众接待量突破了1500万,包括江苏、山东、北京、浙江、陕西和广东。像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成了公众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这些数据都说明,公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刘洋说,首先,要扩大优质文化的供给能力。今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一批央地共建重点博物馆名单,对这些大馆,会引导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大馆带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等方式,把优质的文化资源直接送到基层。同时,也会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指导4000多家中小博物馆进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继续优化开放服务。今年暑期开始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实施预约机制。据统计,全国6833家博物馆,除了一些热门博物馆外,大多数都取消了预约机制。继续保留预约机制的博物馆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比如保留了人工售票窗口、电话预约等形式。现在全国1662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中有近1200家都进行了延时服务,延长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

 

针对“黄牛”抢票、社会讲解乱象的问题,近期国家文物局与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进行了专题磋商,像北京等地也专门开展了打击“黄牛”的专项整治行动。接下来,还会继续聚焦预约参观、讲解服务等热点问题加强规范引导,确保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最后,积极拓展服务形式,打造公众“身边的博物馆”。利用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发展“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展新模式。同时,通过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打造流动的博物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博物馆“生活圈”,打通文化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开展
时事
“无尽探索:中国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览在香港开幕
北京
延时闭馆!顺义文化场所开启“超长待机”模式→
新京号
【志愿服务活动】“探秘律博 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公益活动
新京号
“神奇动物在这里”影像展在北京启幕:看万物有灵,赴一场自然之约
企业资讯
94名和田师生进京研学:触摸历史脉搏 感受文化魅力
新京号
对话《77街的神龛》作者薛茗:当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相交织
文化
打造爆款,他们让北京中轴线更“好玩”
北京
大戏看北京8月文艺资讯丨建军节特别献礼,重现烽火革命岁月
娱乐
【金豆新闻】光影铸魂迎“七一”:豆各庄地区开展沉浸式党课汲取奋进力量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