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亩产1289.67公斤 北京春玉米高产攻关田单产创历史新高
新京报 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2024-09-22 17:33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9月22日,秋分时节,北京市秋粮收获陆续拉开帷幕。延庆区康庄镇大王庄村的春玉米高产攻关田,经过专家组的测产,最高亩产1289.67公斤,比之前春玉米亩产纪录还高出127公斤,刷新了北京市春玉米历史纪录。

 

春玉米高产攻关田。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兰宏亮高级农艺师介绍,这100亩高产攻关田科技含量十足,攻关田精选了C3288、京农科737等9个密植高产新品种,采用了精细整地、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控、化控防倒、一喷多促等多项关键技术,平均密度达6500株以上,同时,在北斗导航气吸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大田智能监测设备、智能水肥调控平台等农业新质生产力加持下,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新突破。

 

作为高产田的“地主”孙慧明,全程参与了此次实收测产工作,“说实话,没想到今年能打这么高的产量,出乎我的意料。”孙慧明还没从高产纪录的惊喜中回过神来。“通过专家讲解的先进技术和推荐的农机设备,我把自己种植的另外1000多亩地的种植密度也从原来的不到4000株提升到了5000株左右,通过水肥一体化定期追肥,亩产也逐年提高。”


相关专家、工作人员在玉米田里测产。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2024年,北京市粮食生产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粮食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王甜甜副处长表示,因地制宜落实增产布局、分品种分解增产任务,分作物发布了38个主导品种和25项关键技术,组织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包区包片定点技术服务,实现专家直接入户、技术直接到人、良法直接到田,提高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了15个像延庆区康庄镇大王庄村这样的高产高效示范区,推动通州、顺义两区打造千亩规模的“两高一智”示范区,由点到面推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据初步预测,今年粮食单产水平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召开2025年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新京号
突破11亿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消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延庆康庄镇大王庄村:春玉米单产产量刷新北京市历史纪录
消费
今年“三夏”佳音频传,面积与单产提升“预定”夏粮丰收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