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天大首次向全体本科生推出人工智能通识课,八次课“解锁”AI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09-20 23:01
此次通识课也同步面向全市高校开放,并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全国共享。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 通讯员焦德芳)9月20日,天津市首个数智化课程——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正式开课,该校在双校区的30余间智慧教室,向4000余名大一新生推出人工智能通识课。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人工智能导论》由八次课组成,希望学生形成对人工智能的初步认知,激发出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好奇心。



《人工智能导论》由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胡清华领衔,8位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领域教授共同打造,同时配备30名来自智算学部、精仪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等13个学院的专业教师团队授课。


9月20日,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胡清华开展实景教学。 受访者供图



第一课上,胡清华在天津大学的全景教学空间内,结合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360度全景大屏幕开展实景教学,4000余名大一新生则身处双校区30余间智慧教室同时听课,和教授的互动工具包括裸眼3D、全景智能板书、全景VR、AI助教等AI教具。


“我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由浅入深、有趣轻松地学懂AI。”胡清华介绍,《人工智能导论》由八次课组成,内容融合了多学科案例分析和社会化协同学习模式,普及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历史趋势、技术挑战,为他们后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学习与探索打下基础。



胡清华介绍,当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电网、智能建造、智慧化工、新能源汽车……一大批新工科专业已经进入了各大高校的招生目录。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将更加全面地深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娱乐和工作中,也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了解和学会使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基础工具、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思维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4000余名大一新生在双校区30余间智慧教室同时听课。 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是个大领域,不是某一个学科就能‘包打天下’,课程组织和师资配置才是最大的难点”,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介绍道,为了让不同学科背景的新生上好同一堂课,学校面向全校不同学科招募了50位“智能导师”,把每节课时间三七开,除了全校性的直播互动外,剩下半个小时,学生们在不同的智慧教室接受本学院“智能导师”继续授课,真正把AI技术融进专业所学。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将是该校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改革方向,学校正在推动“智能+教育教学”提质升级实施方案,这个新学期,该校为双校区140间智慧教室升级了AI智慧教学软件,此次通识课也同步面向天津市高校开放,并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全国共享。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2021年平安人寿十大新闻
商讯
北京: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有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
第一看点
读文科、念人文学科,在数据时代是个错误吗?
文化
微信谋变:发力短内容,小程序将下场直播带货
科技
教育部部长:小学作业不出校门,初中作业不超纲,高中作业不越界
教育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诞生记
北京
95后迈出独立第一步
教育
民办教育40年:从现实课堂到网络世界
综合
教育部: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时事
清华停招新闻本科生?大学教育的“通才”与“专才”之争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