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已建立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牵
2024-09-19 14:09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降雨现象已经呈现常态化的趋势,我国面临着地质灾害风险加剧、海洋灾害发生频率增高。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9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这种形势,自然资源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动防范应对。


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加强“人防+技防”监测预警,不断提升基层的防灾减灾能力。围绕人防体系建设,指导地方组织基层相关责任人、26万余名群测群防员和专业队伍加强培训演练,对隐患点和风险区实施动态排查巡查,发现险情立即通过敲锣、吹哨、预警喇叭等方式,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比如,今年7月16日,在四川九寨沟县一泥石流避险处置中,提前发现险情并及时转移400多名群众,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伤亡。


围绕着技防体系建设,自然资源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的预警体系,在6.6万余处重要隐患点安装了北斗位移监测等自动化装备。比如,今年7月19日,在云南芒市西山乡滑坡灾害避险过程中,监测系统提前1小时就发出了预警,及时转移出30多人,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伤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50多起,及时组织6700多人提前转移避险。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近十年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下降了74%。


在海洋灾害防御方面,针对海洋动力灾害,组织开展了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平面上升等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划定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我国自主研发的“妈祖”系列海洋预报模式先后投入使用,在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和13号台风“贝碧嘉”应对过程中,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都有了较大提升。针对海洋生态灾害,采取源头防控、前置打捞等措施,开展了黄海跨区域的浒苔绿潮灾害的联防联控,今年浒苔灾害对山东沿岸的影响为近年来最轻。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近十年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了62%和85%。


编辑 张牵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南方多地暴雨、武汉发“城市暴雨临灾警报”,中央气象台解读成因
时事
去年汛期后北京已治理400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
北京
自然资源部门全力防范应对贵州、广西等地区地质灾害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贵州大方县山体滑坡十余人被困 多方救援力量正集结
时事
2024年度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10个!应急管理部刚刚发布!
新京号
图个明白丨迟到的1号台风“蝴蝶”或登陆海南 会卷起多大风浪?
数据
应急管理部公布2024年度全国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
新京号
受台风“蝴蝶”影响,海南岛内列车、海口三港已全部停运
时事
10个“教科书式”避险案例值得收藏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 | 40℃高温天气来袭 5月为何北方这么热?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