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餐饮业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AI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发布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浦峰 编辑 张牵
2024-09-14 18:49

“来,尝尝机器人大厨做的饭。”9月13日,记者在海淀区采访时获悉,餐饮行业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海淀。操作者在电子显示屏上选择“薯条”选项后,再轻击下单按钮,炸锅前的智能机器人大厨立刻被“唤醒”。 两分多钟,一盘薯条便从出餐口的传送带上送出来。


记者从海淀区获悉,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向新型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颁发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探索AI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创新,制定首个《餐饮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系统安全要求及卫生规范》《餐饮服务智能机器人系统食品安全监管要点》,填补了AI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


9月12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颁发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具身智能这一AI领域领先技术有望迅速进入餐饮市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机器人2分多钟制作完成一盘薯条,可自主学习“解锁”新菜单


在后厨忙着炸薯条、炸鸡块的将不一定是真人厨师,而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大厨。近日,北京市发出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具有感知和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也能够进入餐饮市场为消费者做饭了。


昨日,享刻智能公司创始人兼CEO陈震带记者近距离接触刚刚“持证上岗”的智能机器人大厨。在电子显示屏上选择“薯条”选项后,再轻击下单按钮,炸锅前的智能机器人大厨立刻被“唤醒”。


只见它伸手抄起一个金属炸篮,顺畅滑动到落料口处,自动称重好的冷冻薯条随之落入篮内。预热油锅、炸制薯条、控温沥油……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在油锅前忙活着。看着热油中翻滚的薯条逐渐变成金黄色,机器人麻利地将炸熟的薯条从油锅中一把捞出。两分多钟,一盘薯条便从出餐口的传送带上送出来,外酥里嫩、味道可口。


9月12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向新型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颁发全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具身智能这一AI领域领先技术有望迅速进入餐饮市场。


餐饮行业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LAVA现场炸薯条。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悉,相比于目前市面上单任务执行的煎饼机器人、煮面机器人,享刻智能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LAVA,具有多任务执行、感知决策能力、学习能力、交互能力等特点,可以主动判断食材、自主控制烹饪时间及食品风味口感,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不断“解锁”新菜单,根据当前工作环境判断和上报安全风险隐患。在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流失且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具身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本增效、规范食品加工流程,还能满足消费者对菜品口味的精细化需求。


“相较于欧美主流市场的竞争对手,中国餐饮服务领域的智能化机器人尚属起步阶段,我们当前最需要追赶的是在应用场景段数据的积累,相信随着国内市场对于餐饮服务智能机器人这一新垂直行业的应用和中国庞大的餐饮业态基数,我们在应用场景的数据积累会有很大的后发潜力。”陈震介绍。


目前,享刻智能已在海淀区东升国际科学园落地运营了提供炸制食品餐饮服务的第一代无人档口机器人。据悉,此次具身智能机器人“持证上岗”后,该公司将在海淀区五道口人工智能体验街区、花园路街道首享科技大厦等地开展示范性试点经营,并计划在今年底与中国连锁餐饮品牌巨头达成合作,完成万店规模品牌餐饮的落地测试。


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探索AI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监管部门针对智能设备食品加工流程及特点对食品卫生提出要求


2024年,海淀区人民政府发布《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旨在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在餐饮服务机器人LAVA落地过程中,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及花园路街道市场监管所积极对接统筹,为企业快速打通上市许可流程。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夏萍萍介绍,“企业获批许可并依法报告后,具身机器人系统就具备了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格,可以在全市的经营场所落地经营。前期我们也对它的食品加工流程进行了梳理,提出风险点及改进意见,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健康成长。”


9月13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餐饮行业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业态“呼吁”新监管,为保障智慧餐饮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加快捷、健康、放心的服务体验,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与享刻智能、花园路街道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共同研究制定了《餐饮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系统安全要求及卫生规范》,针对智能设备食品加工流程及特点,从基础安全、系统设计、食品卫生、安全规范、卫生规范和管理准则提出要求,对于AI餐饮行业具有引领示范意义。


在监管方面,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了《餐饮服务智能机器人系统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填补AI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并与海淀区饮食服务行业协会联合推进餐饮服务领域“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牵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像看车一样挑选人形机器人,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亮相
北京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殷勇陪同
北京
北京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涌现
北京
亦庄AI自适应护膝外骨骼机器人亮相香山、长城
北京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怎么建?——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北京
第二十届西博会将于5月25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北京
颠覆进行时!从“火、稳、智”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新京号
4大板块、N个首发……来科博会看大兴如何“放大招”!
新京号
活动预告 | 第三届北京大学“科技点亮生活”校园科技科普暨劳动月成果展示活动如约而至!
新京号
科技筑梦 景耀未来,石景山前沿科技成果闪耀科博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