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首钢建投设计总监于华:服贸会已成为新首钢“金名片”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4-09-10 21:41
四高炉改造成为会展综合体,是为了补齐首钢园会展产业硬件设施短板。首钢园成为服贸会永久会址,服贸会已经成为新首钢的“金名片”。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将于9月12日至16日举办,服贸会9大专题展在首钢园区举办,届时首钢园区将再次成为焦点。

 

今年是首钢园第四年承接服贸会,建成投产于1972年的首钢四高炉及附属设施被整体改造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并作为服贸会首钢园1号馆全新亮相,成为服贸会的新地标。

 

近日,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于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四高炉改造成为会展综合体,是为了补齐首钢园会展产业硬件设施短板。从2021年首钢园首次承接服贸会,到如今首钢园成为服贸会永久会址,服贸会已经成为新首钢的“金名片”。


9月10日,于华在首钢园区为参与服贸会保障的志愿者进行培训讲解。受访者供图


推出服贸会4.0版,打造“新型聚落式”会展空间

 

新京报:今年是首钢园区第四年举办服贸会,有哪些变化?为展商和观众将带来哪些新体验?

 

于华:今年我们推出了服贸会4.0版,进一步突出“新型聚落式”会展空间,拆除了首钢园区服贸会原1、2、3号馆,迁建3号馆,将四高炉改造成为集展览、会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展馆,我们将其命名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和今年服贸会的1号馆,其工业风貌与现代展馆的融合将成为今年服贸会的新地标。

 

升级后的首钢园区会展空间拥有14座现代化展馆,展览面积达11.05万平方米,场馆整体布局更加突出持续利用及集约化理念,包括11座现代化室内展览场馆、1座综合展馆、2座膜结构开敞式展馆。多功能会议室18间,可以更高效地满足城市会展的多样化需求。重新调整服贸会展馆编号,以四高炉为1号展馆,顺时针依次编号,展馆整体布局更清晰。

 

此外,从整体氛围布置、交通组织、餐饮服务、公共保障等方面全新筹划。首次实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登录厅,并与周边市政道路、地铁站点紧密结合,便利公共交通抵离,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升整体通达性。

 

在展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上,进一步优化人流、车流动线设计,场馆间交通接驳将更加顺畅,服贸会区内人、车各行其道;优化园区及服贸会区域引导标识,新增固定标识20多组、80多块。同时,布置更多餐饮、休息区域,满足观众参会参展、互动体验和网红点打卡的路线需求,服务展客商的现场对接。

 

今年,我们在服贸会区域北转运站、四高炉、三焦炉北端等位置新建5处固定卫生间,区域内固定卫生间增至14处、厕位326个,每处卫生间可覆盖服务半径约150米,步行约4分钟到达。首钢园区还对夜景照明系统进行优化提升,打造“两轴两区两湖多中心”的整体夜景观,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新京报:四高炉升级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应该是今年首钢园区最大的一个亮点,能否介绍一下四高炉的改造情况?

 

于华:作为服贸会4.0版的枢纽性工程,首钢四高炉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地上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打造服务城市会展功能的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新亮点。改造既延续首钢独特的工业风貌,又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高炉空间,同时配套建设AB馆,使高炉区域的空间得以完整利用,形成可分可合、兼容展览和会议的弹性空间,通过空间的迭代升级,更好地满足城市会议和展览功能需求。

 

改造后的四高炉本体共三层,首层为展厅,二层为展厅及会议空间,三层为多功能空间。观众来到首钢园,白天、夜晚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夜幕降临时,通过“点火仪式”开启四高炉的夜景序幕,灯光将重力除尘罐层层点亮,光色采用火焰的颜色从蓝紫色渐变到亮白色,再到橙黄色,最后稳定在火红色。“点火仪式”后,红色灯光蔓延至整个四高炉本体,在热烈红火的氛围下,工业遗存焕发出新魅力。

 

另外,利用四高炉吊车梁钢框架设置了室外裸眼3D屏,高31.7米、宽22.5米,面积达712平方米。作为园区重要展示窗口之一,3D屏将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


8月12日,首钢园区四高炉亮起灯光。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会展+”成为园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京报:截至目前,首钢四个高炉已经改造了三个,各有哪些特色?四高炉的定位为何是会展中心?

 

于华:首钢园区一共原有五个高炉,五高炉当时在首钢园区改造时,由于交通道路修建被拆除,还剩下四个高炉。一高炉、三高炉、四高炉已完成改造,现在只剩二高炉还没有开发计划。

 

三高炉是最早完成改造的高炉,成为全球首发中心和高端秀场,已举办专业品牌活动200余场次。它既是首钢园的标志性建筑和网红打卡地,也是中国科幻大会、新车发布会、高炉音乐会等首发首秀展示平台。

 

一高炉位于首钢园北区金安科幻广场。改造后的首钢一高炉变身为SoReal科幻乐园,项目广泛布局了5G、云计算、AR、VR、3D投影等前沿创新科技,集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科技体验、交流展示、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营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场景。

 

去年,首钢园区升级为服贸会永久会址,我们统筹考虑建设服贸会永久会址、功能提升及可持续发展等需求,对首钢园区进行改造升级。以前首钢园内最大的一个会议室面积只有800余平方米。通过改造,四高炉内不仅有两个万平方米展厅,还有2200平方米的大会议厅,成为集会议、展览于一体的京西城市会客厅。

 

新京报:服贸会的举办,给首钢园区带来了哪些变化?

 

于华:从2021年首次承接服贸会,到如今成为服贸会永久会址,服贸会已成为新首钢的“金名片”。首钢园区逐渐从“大会举办地”向“产业集聚地”转变,初步形成“1+3+X”高精尖产业格局,其中,“1+3”即重点聚焦科幻产业特色赛道,同步发展互联网3.0、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三个产业方向;“X”即围绕“体育+”“文化+”“会展+”,拓展新消费。

 

在服贸会的辐射带动下,“会展+”成为园区快速融入国际化潮流、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首钢园与首都会展共同成立了京西会展,作为服贸会首钢园片区的运营。除了服贸会,这里还将举行各种类型的展会和活动。比如,国内摇滚乐队——痛仰乐队近期在这里举办了2024“奇妙夏日”北京户外演唱会,INTRO2024·北京电音潮流节在首钢园户外草坪举办,还有2024北京国际汽车文化节(ACF)暨第二届北京新能源、智能汽车展览会等,会展经济已经成为首钢园常态化运营业态。

 

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届服贸会首钢园累计入园客流量达80万人次,创出10.54万人次的单日入园新纪录,极大带动了园区的活力与消费。首钢园区与服贸会“双向奔赴”,既是对服贸会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的生动诠释,也是首钢园加快城市更新和功能再造、步入复兴的重要引擎。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2024年服贸会

相关推荐
以会促产以会兴业,文化科技融合共舞,五年实践石景山走出科幻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京号
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京号
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石景山首钢园开幕!
新京号
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新京号
百余家企业落地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相关部门将加大信贷投放
北京
京津冀协同发展、服贸会、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政府工作报告点到首都北京这些大事儿
新京号
京西春雷动,向“新”势如虹!
新京号
社会资本进博物馆、12商圈启动改造,北京发布157项重点任务
北京
北京今年累计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北京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