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姚尧:推进高校改革应破“三关”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4-09-03 20:08
他认为,在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高校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措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近日,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姚尧教授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了他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就业、高校改革等方面的认识。他表示,高校改革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资源配置不均、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他认为,在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高校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措施。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姚尧。受访者供图


谈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研究“分段式”政策支持体系,给予差异化扶持

 

新京报:《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你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姚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决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进行了创新发展,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提出了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支撑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项重要工作放在一起通盘考量,强化“三位一体”的体系贯通、职能整合和流程再造,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现了制度设计的闭环。

 

科技、创新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人才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育。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应该扛起使命担当,着力培养优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新京报: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培育基础研究人才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姚尧: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近年来,我国专利数量、SCI研究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基础研究的世界级贡献相对不多,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还不够高,重要技术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科技和产业领域还存在“卡脖子”问题,一些“从0到1”突破问题尚未解决。

 

在培育基础研究人才方面,高校要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思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精准研判学科发展新趋势,加快基础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优化,多渠道拓展社会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基础研究型人才培养。

 

推进“贯通育人”的常态化机制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是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大花园”,要探索将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基地与打造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结合起来,研究“分段式”政策支持体系,给予“新生代”“中生代”以及领军型人才差异化扶持,营造利于潜心研究的科研生态。

 

基础研究往往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要允许基础研究人才有一段时间的“蛰伏期”,给予一定程度的“试错空间”。应尊重基础研究人才的成果产出规律和成长发展规律,完善以创新性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谈新质生产力

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新京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如何发力?

 

姚尧:《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表明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旨在通过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转化的核心载体,理应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而应用研究则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对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的持续探索与突破,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加大对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投入,推动基础科学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其次,高校和科研院所需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研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成果转化上,从实验室到市场实现无缝对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尤其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激励科研人员将创新成果应用于产业实践。同时,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方式,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再次,高校和科研院所应注重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引入跨学科的创新课程,加强校企合作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总体而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既要注重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又要发挥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政策引导下,通过多方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谈高校改革

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新京报:高校改革是这些年大家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决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你认为高校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姚尧:我认为高校改革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资源配置不均、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地方性高校和中西部高校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这不仅限制了这些高校的发展,也影响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决定》强调,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优质高校与地方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其次,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是高校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部分高校的学科设置仍停留在传统框架内,未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决定》指出,要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应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学科设置,以培养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最后,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也是高校改革的重要议题。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扩展,但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仍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陈旧,科研能力薄弱,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我认为,改革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在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高校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措施。重点高校应继续发挥其科研和创新的引领作用,而地方高校则应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定位。通过《决定》指导下的改革,高校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谈青年人就业

高校要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新京报:部分短视频博主说“高校毕业后还不是得去送外卖”,为了流量鼓吹“教育无用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姚尧: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现实问题,也揭示了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某些脱节。我认为,“教育无用论”并不准确,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短期的就业回报上,更重要的是,它为个人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说,将教育简单与某一时点的就业结果挂钩,忽视了教育对个人综合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片面的。

 

新京报:但毕业生为了尽快在大城市找到经济来源,确实也会选择短期回报快的行业,尤其是直接“触网”,如直播带货、物流快递等。

 

姚尧: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但市场对部分传统专业的需求减少,使得一些毕业生无法在所学领域找到合适的岗位。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也是原因之一。部分高校在学科设置和培养目标上未能及时调整,导致毕业生的技能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决定》强调,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政策导向正是为了解决当前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避免高学历人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其次,个体选择与社会舆论的放大作用也是影响因素。一些博士、硕士选择送外卖等工作,可能出于灵活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高的短期收入等实际考量。然而,这些个例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容易被放大和片面解读,进而形成对教育价值的误导。

 

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增强青年人对教育的信心,避免片面的信息影响青年人。

 

要树立坚定的信心,通过深化改革,提升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确保教育继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新京报: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工业与民用建筑也是你长期研究的一个领域,就这一领域来讲,你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有哪些建议?

 

姚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建筑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必须准确把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既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又注重科研支持、职业发展、生活保障服务和身心健康关爱。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构建绿色智慧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

 

结合实际情况,要完善相关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也应建立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提升自主评价能力。各类科技创新基地,要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同时,也要引导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自主设立科研项目,可以将青年科技人才的结构比例、领衔承担科研任务、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等培养使用情况纳入科技创新基地绩效评估指标。

 

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于青年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不能把论文数量和人才称号作为机构评价指标,必须避免层层分解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考核评价指标。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粤港澳大湾区建国际科创中心 港澳青年到广东创业更便利
全国两会
国家监委: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