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是宠物,而猪不是?如果大熊猫会思考,那它将如何看待人类?8月2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的一层多功能厅里,人头攒动,师生们不时被台上演讲嘉宾给出的答案逗笑。
当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新京报社承办的“书香青春 阅见未来”首都大学生系列读书活动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跟着文化名家读科普”,作为著有几十部科普图书的作者,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赵序茅带来精彩的读书讲座,近百名师生代表现场聆听并和赵序茅交流互动。此次活动也同步线上直播,北京多所高校师生在线观看,线上观看量超过12万人次。
8月28日,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赵序茅在北外做讲座。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现场发布2024年大学生第四期荐读书单
活动当日,“我爱上了一本书”首都大学生读书短视频征集活动成果公布,截至目前,主办方已收到超过五百份来自青年大学生们的投稿作品,通过自己制作的短视频,学生们分享了喜爱的图书。现场播放了部分优秀作品,它们以独到的内容创意、别具一格的表达手法,以及思想的深度脱颖而出。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贾德忠致辞表示,阅读活动一直受到北外师生的热情响应,此次读书活动让首都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助力书香京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共同打造书香中国。他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重要的阅读平台,积极参加活动,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希望大家能够把阅读的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贾德忠致辞。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大学生第四期荐读书单,该份书单由赵序茅重点推荐并撰写推荐语。他推荐了《美德的起源》《看不见的森林》《黑猩猩的政治》《自私的基因》《熊猫的拇指》五本书籍,均与生物学相关。其中,《美德的起源》一书对来自遗传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心编排,重新审视了指导人类行动的诸多假设,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赡养父母?为什么要照顾兄弟姐妹?为什么要将生意伙伴的利益也考虑在内?
《看不见的森林》则是一本森林观测笔记。在这本书里,一位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揭开藏在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作者戴维织就了一个生物生态网,向人们解释了把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的科学观点,并描述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赵序茅在推荐语中写道。《黑猩猩的政治》则给出了震撼动物学界的科学发现——政治的起源比人类更古老,这是一本深受政治家、企业管理者、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欢迎的人文读本,因为它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通过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洞悉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行为。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大学生第四期荐读书单。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自私的基因》则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赵序茅表示,道金斯在这本书中的突破性贡献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大家;《熊猫的拇指》是古尔德“自然史沉思录”系列的一部精彩之作,亿万年的地球巨变,毫微间的存亡一瞬,都因古尔德的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科普讲座让学生了解为何要保护野生动物
当日活动的重头戏便是赵序茅带来的讲座——《动物眼中的人类》,主题讲座名称取自他的一本著作。赵序茅一直从事保护生物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也是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金城首席科普专家。曾获得2021年度“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2022年度“点赞中国—科研科普人物”提名等成就。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37部,多次获中国好书奖、梁希科普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等省部级一等奖,是名副其实的科研和科普达人。
“我们与黑猩猩之间的差距,远远小于猫和狗之间的差距。从生物学上看,人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特殊。”赵序茅从同学们喜欢的宠物讲起,讲述动物具备的使用工具、抚育后代等能力,让同学们认识到人类的特殊与平凡之处,逐渐认识到人类不应该高高在上地俯视甚至鄙视动物。他也带来了一个“冷知识”——在生物学上,全球的人类只有一种,连亚种都没有。“白人、黑人、黄人等人种在遗传上太相近,这也是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赵序茅说道。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于海(左)为赵序茅颁发证书。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讲座中,赵序茅提到了“人类相较动物的特殊之处”“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驯化”“动物对人类的适应”等内容,也从生物学角度回应了之前的热点事件。近日,一个1岁多的小女孩哭闹被陌生人关在机舱厕所“管教”的话题上了热搜,赵序茅表示,很多动物的幼崽刚出生便可以行动,而人因为直立行走、骨盆狭窄的原因,导致幼儿大脑是不完全发育的。“人类幼崽出生后大脑仅仅发育了不到1/3,1到3岁的儿童大脑没有完全发育,和孩子计较有何意义?1岁后孩子正对整个世界充满着好奇。”
赵序茅提到了人类来到世界的奇迹和生命的可贵,但也阐释了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他提到了在研究中曾经历的和野生动物的故事,也强调了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动物能够适应人类,也能‘报复’人类,人类活到今天曾经历过多少次人畜共患病带来的灾难,我们需要讲清其中的逻辑。”赵序茅介绍,野生动物体内携带病毒不属于原罪,恰恰对人类安全有益,病毒在野生动物体内可以有很融洽的生存关系,一般情况下不会在人类中传播。如果打击并食用野生动物,让它们无法和谐相处,病毒就会改变宿主在人类中传播。“魔鬼藏在魔盒里,罪恶不是魔盒,而是打开魔盒的人。野生动物是守护人类健康、抵抗病毒的生态长城。人类并不属于最优秀的物种,我们和动物是命运共同体。”赵序茅说道。
大学生们积极提问。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据介绍,“书香青春 阅见未来”首都大学生系列读书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书香京城和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相关活动已纳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机制项目,并同步纳入《2024年度书香京城建设暨第十四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总体方案》。全年共计划举办7场读书活动,此次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是线下第三场活动。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