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近百名市民群众参加“读红楼梦,走红学路”主题活动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浦峰 编辑 樊一婧
2024-08-28 21:24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8月28日,香山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举办“读红楼梦,走红学路”主题活动,组织香山地区居民、《红楼梦》读者、青少年等百余人到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学习了解红学文化知识。


8月28日,香山地区居民、《红楼梦》读者、青少年参观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香山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当初正是在香山居住期间写下了这一旷世巨著。《红楼梦》就是从香山走向京师、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而传播红学文化一直是香山街道挖掘、打造曹雪芹和《红楼梦》文化符号的重要抓手。


活动伊始,在曹雪芹纪念馆研究馆员樊志斌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曹雪芹纪念馆,感受红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区域的国家植物园内,始建于1984年,是全国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至今已有四十年历史,先后接待世界各地传统文化爱好者逾千万人次。


曹雪芹纪念馆研究馆员樊志斌为大家讲解《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曹雪芹纪念馆的建立、发展历史,聆听了樊志斌讲解《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红楼梦》中相应人物、事物的香山原型,了解到曹雪芹在香山的活动、足迹、见闻,如京西稻、黛石、石上松、元宝石等,都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


香山地区居民、《红楼梦》读者、青少年参观复建曹雪芹的居所、书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曹雪芹在海淀生活,在很多地方留下足迹。为了更好地了解曹雪芹其人、其事,感受其当时的生活、创作,大家沿曹雪芹小道漫步,体会曹雪芹当初在此居住期间的所思、所想。樊志斌还结合现场情景,为大家讲述了沿途景物与曹雪芹见闻、创作的关系。活动最后,大家回到曹雪芹纪念馆开展互动交流,都表示对《红楼梦》产生了新的认识,对香山的认同感、自豪感更强了。


芹圃学坊文创店内摆放着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书籍、画册、冰箱贴、绢人、风筝等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青少年们来到曹雪芹纪念馆与北京曹雪芹学会合作设立的芹圃学坊文创店,店内摆放着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书籍、画册、冰箱贴、绢人、风筝等文创产品。樊志斌为大家介绍了当下红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不同版本《红楼梦》的区别,并就其中的某些细节进行了辨析。工作人员为喜爱《红楼梦》的青少年发放主题宣传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香山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香山街道将依托地区深厚的历史积淀,持续挖掘、整理宝贵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传承好、发扬好香山红学文化。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文化名家进校园,红学家张庆善带首都大学生共读《红楼梦》
教育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新京号
西城区57家“悦读湾”实现15个街道全覆盖
北京
“五一”假期北京推1900余场活动,周口店遗址等景区免费开放
北京
“五一”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8%,河北文旅靠什么“出圈”?
新京号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与国家消防救援局机动支队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共筑安全防线”联学联建主题党日
新京号
同沐书香,共享文明!顺义多彩活动迎世界读书日
新京号
蒙眼挑战、导盲犬“校友”见面,这场活动吸引近千人参加
北京
荣成文化活动精彩预告,打卡攻略→
新京号
活动预告|本周志愿服务活动已发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