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商务部:中国积极通过多双边渠道帮助非洲减缓偿债压力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4-08-20 18:14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经贸与发展合作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中非债务问题时,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介绍,中非双边债务仅占非洲外债总额的11%。


他表示,中国政府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开展对非合作,积极通过多双边渠道帮助非洲减缓偿债压力。在G20缓债倡议的多边框架下,中方积极参与了对赞比亚等国的个案债务处理,在债委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成各国达成缓债方案。在双边层面上,中方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已经免除了17个非洲国家截至2021年底对华到期的无息贷款债务。


有批评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和银行以私人贷款人身份借给非洲的贷款价格昂贵且不透明。对此,沈翔表示,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与非洲开展投融资合作,充分尊重非洲国家意愿,考虑非洲国家实际需求,与非方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协议。最重要的是,中方从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因此也受到非方广泛欢迎。


“我理解,这个问题其实隐含了‘非洲债务陷阱论’的一些观点,如果是这样,在此我愿和广大媒体朋友分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的《2023年国际债务统计》数据。”沈翔表示,非洲外债中,商业债券和多边债务占非洲外债总额的66%,中非双边债务仅占非洲外债总额的11%,也就是说,中国从来不是非洲债务的主要债权方。一些人借非洲债务问题捕风捉影,相关批评没有事实依据,其目的无非是抹黑和诋毁中非合作。


此外,他介绍,中方一直积极探索对非金融合作的新模式,致力于为非洲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今后,还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非双方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创新金融合作模式,丰富金融服务产品,重点支持中非双方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特朗普乱舞关税大棒,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新闻8点见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全国治理食品添加剂滥用
时事
外贸破局,北京有道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第十五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整体情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公布
第一看点
潮起正是扬帆时——我国网信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
新京号
中国减盐战争,会败于外卖吗?
新京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全文)
新京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全文)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