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前“东家”提供背调信息,是否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权?
新京报 记者 吴淋姝 编辑 彭冲
2024-08-05 21:16
法院认为,某科技公司向张先生出具的《离职证明》载有张先生的入职、离职时间及岗位信息,内容局限于张先生于该科技公司就职期间的相关信息,不涉及张先生其他个人隐私。

新京报讯(记者吴淋姝)背景调查这一环节经常出现在企业招聘流程中。在此情形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易因背景调查提供的个人信息范围产生争议。8月5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张先生(化姓)认为前“东家”向其他公司提供背调信息侵犯了他的个人信息权,故将前雇主某科技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某科技公司停止使用其信息,并公开赔礼道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前雇主提供的信息并不涉及张先生的其他个人隐私,故驳回了张先生的诉请。

原告张先生诉称,2020年5月,他和某科技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其担任该公司高级法务经理。2020年10月,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张先生称,其自该公司离职后,于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A公司工作,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在B公司工作。张先生认为,某科技公司在未经其授权情况下,将离职证明分别提供给了A公司、B公司,上述行为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故要求某科技公司停止使用其信息,并公开赔礼道歉。

某科技公司辩称,公司系配合其他公司对张先生进行合法合规的背景调查,仅在有限范围内有限披露了岗位名称和工作时间,公司提供信息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

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其一,某科技公司向张先生出具的《离职证明》载有张先生的入职、离职时间及岗位信息,内容局限于张先生于该科技公司就职期间的相关信息,该信息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不涉及张先生其他个人隐私;其二,某科技公司向案外公司提供张先生的离职证明系配合案外公司背景调查,且亦向对方提示注意员工信息保密,该行为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其三,某科技公司向案外公司提供的张先生的个人信息系其真实的就职信息,张先生未提交证据证明其个人权益因该科技公司的行为受到了损害。法院最终作出驳回张先生诉请的判决。

宣判后,张先生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提示,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依法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基于人事管理制度或隐私协议对劳动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封存或采取其他措施。若用人单位需要合法使用离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则不能违背目的正当、合理、最小必要原则。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淋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wulin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16分钟读取2639次用户位置信息,手机软件“隐私刺客”如何防范?
新京号
家门口能装摄像头吗?今天起,有新规定!
新京号
家门口能装摄像头吗?哪些区域严禁安装?4月1日起有新规定
时事
240元买户籍截图,打击开盒也不放过“内鬼”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中方回应美制裁6名中国官员;缅甸强震已致该国2065人遇难
时事
运营商系统“黑箱”:“天降”电话卡被扣费八年、流量误差多收费
科技
新闻8点见丨轻食消费调查;北京控烟令下,谁在楼道吞云吐雾?
时事
两会大家谈|靳东、雷军深受其害 AI深度伪造风险如何治理
科技
热门评论
金海
7天前
这需要有一个法律的规范,只要不涉及到个人隐私,就可以。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