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同比增速超40%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2024-07-29 14:2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7月29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作为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数字经济创新也十分活跃。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21.0%。


截至2023年底,共有15.5万家国内企业拥有数字经济相关发明专利,较上年增加3.1万家。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更加强劲。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葛树介绍,在国内创新加速的同时,国外企业也在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华的专利布局。截至2023年底,共有93个国家(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其中61.8%属于数字产品制造业。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助力数字经济做优做大做强,取得初步成效。包括提出了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四个充分”基本原则,组织围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保护主体、登记方式、权益内容、保护方式、运用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超过8700件,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55亿元。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首次双会联动,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7月5日开幕
北京
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黄奇帆李萌王鹤等论道“智能”未来
科技
马上消费重塑长期主义增长模式,从规模驱动进阶价值深耕
财经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专家研判:奶业去产能需求持续,奶价有望一年内反转
消费
从“融资窗口”到“价值枢纽” 港交所重夺全球IPO冠军
财经
《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海淀:未来产业蓄势起势
北京
一周碳要闻:苏超中的“碳中和”(碳报第151期)
财经
事关债券市场、汇率市场 人民银行回应市场热点话题
财经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五大重点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