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左琳 通讯员苏宫新)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水军”违法犯罪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坚持“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覆盖,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侦办一批相关案件。7月25日,江苏警方公布了近期侦办的10起典型案例,包括散布“胖猫事件”当事人隐私案例。
据悉,今年5月,薛某、潘某为博取关注、发泄情绪,在网上散布“胖猫事件”当事人谭某身份证号、手机号、照片、户籍地址、邮寄地址等隐私信息,对谭某实施网络暴力,侵犯其人身权利。薛某、潘某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在江苏警方公布的其他案例中,南京范某某因在今年4月编造“某品牌汽车泄露车主隐私”,扰乱公共秩序,损害企业形象,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今年6月,查某某等人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对外地洪涝灾害和本地食品城货物装卸视频进行剪辑,造谣称“无锡已成重灾区,应急物资已送到”,导致网上大量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公共秩序。查某某等2人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同样在今年6月,韩某、顾某等人道听途说有人轻生,在未经核实真伪情况下,主观臆测与高考成绩公布有关,在网上编造散布“特大新闻,XX桥那里一个十八岁的,没考上大学跳河了”谣言信息,后被单某等人积极转发,导致相关谣言广泛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公共秩序。韩某、顾某、单某等5人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此外,江苏警方还公布了另外6例网络谣言暴力典型案例,包括淮安陈某等人编造“帮助借读高中”网络谣言案、常州杨某编造“金坛某中学发生欺凌事件”网络谣言案、泰州于某摆拍“遭村霸拦路直接开车轧过”网络谣言案、南通侦破陈某某恶意攻击诋毁他人网络暴力案、宿迁侦破宋某某等人推流炒作“网络水军”案、镇江侦破蒋某等人刷量控评“网络水军”案。
公安机关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谨言慎行要牢记。对网上各类“博眼球”信息,广大网民要加强鉴别、识别,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同时欢迎向“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https://cyberpolice.mps.gov.cn/)举报网络谣言线索。如自身合法权益受到网络谣言侵害,要第一时间留存相关证据,向平台投诉举报阻断谣言传播扩散,也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 杨海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