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保龄宝王强:代糖产业未来将走向天然健康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郭铁
2024-07-23 15:48
代糖的争议,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对代糖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代糖产业从2018年起步入快车道,近年来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代糖安全性受到争议,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当前,阿洛酮糖等新型天然代糖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焦点。


面对行业快速变革,代糖头部企业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保龄宝”)总裁王强近期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代糖产业正在从起步期向成熟期过渡,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代糖市场将向天然、健康方向迈进。


保龄宝总裁王强。 受访者供图


从起步期向成熟期过渡


新京报:我国代糖产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王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无糖、低糖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加,代糖应用已成为主流趋势之一,近年来中国代糖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代糖产业正从起步期向成熟期过渡,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技术创新、产品安全和市场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市场对更健康、更天然的代糖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推动了代糖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另一方面也对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更高要求。


新京报:代糖近年来引起了一些争议,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王强:代糖行业发展确实伴随着一些争议,但所有被批准使用的代糖,都是经严格的科学评估和监管机构批准,在规定的范围和剂量内使用是安全的。这些争议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企业,应高度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信任,在加强科学研究和信息透明、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响应消费者关切、推动行业规范和自律等方面去努力。

新京报:赤藓糖醇出现产能过剩,未来如何发展?

王强:近几年代糖产品特别是赤藓糖醇市场需求激增,促使多家企业投产、扩产,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但行业有信心应对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


行业企业未来需要从创新驱动、打造多元化市场、优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拓宽新领域打造特色增长、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等方面去尝试,拓展更多的行业机会,让赤藓糖醇等代糖拥有更多可应用的场景。保龄宝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型代糖产品,拓宽代糖应用场景。


天然代糖成市场主流


新京报:你认为代糖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王强:当前市场上,人工代糖和天然代糖共存,各自有其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天然成分的产品,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等天然代糖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在这种趋势下,部分人工代糖,如糖精等,面临市场份额逐步减少的局面,促使企业逐步减少对人工代糖的依赖。不过,人工代糖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在某些低成本、高甜度需求的产品中。


新京报:植物提取代糖是否会成为新的增量市场?

王强:植物提取的代糖,如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等,凭借其天然、安全的特性,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但其直接使用范围较窄,需要和填充型代糖如赤藓糖醇或阿洛酮糖结合使用,因此填充型代糖市场空间更大。

新京报:新兴代糖阿洛酮糖目前备受关注,如何看待其前景?

王强:阿洛酮糖因其低热量、低血糖生成指数等优点,近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我认为,阿洛酮糖在满足健康和功能性食品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从全球市场来看,阿洛酮糖已经在北美和部分亚洲国家获得广泛应用,成为许多食品和饮料配方中的重要成分。在中国,尽管暂未获批使用,但市场热度较高。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审批落地,阿洛酮糖将逐步在国内市场推广和普及,前景广阔。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郭铁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透视代糖:新京报2024代糖产业及无糖饮料发展报告

相关推荐
专家解读预包装食品新规:“0糖”合法,可在食品标签中正常使用
消费
糖酒会观察:椰子水品类爆发,行业问题待规范
消费
2025年第一个“出圈”城市,为何是莆田?
新京号
新国标重塑威士忌行业:生产规范升级,消费选择更透明
消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华彬集团深度参与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探索企业发展新动能
消费
一周碳要闻:氢能路径开始“一统江湖”(碳报第125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