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博会开幕,观众近距离感受科技新成果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王飞 编辑 唐峥
2024-07-13 17:32
本届科博会将持续到7月16日,10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本届科博会,其中有300多项最新技术和产品是首发首展。

路侧智能化设备、无人驾驶安防巡逻车等产品展示智能交通生活场景;人形机器人现场“秀”起了运动天赋,7月1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吸引了众多市民、观众现场感受科技新成果。本届科博会将持续到7月16日,10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本届科博会,其中有300多项最新技术和产品是首发首展。


7月13日,第二十六届北京科博会开幕,现场展示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人形机器人展示“运动天赋”

“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主平台,彰显了北京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国内第一台可在户外多种复杂路面平稳行走的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全球首台小动物五模态分子成像设备等产品亮相展台,通体黑色的机器人双臂灵活地前后摆动,双腿微微弯曲向前跑去,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


现场人形机器人巡馆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看。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跳高、跳远和跑步,它都没问题。”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其最新研发的“汇童7”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其起跳高度可达0.5米,跳远可达1米,两项数据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理工华汇规划部部长李真熠说。

据介绍,人形机器人具有类人的外形特征和运动形式,是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之一,无需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直接使用人类工具,在公共安全、社会服务、国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北京理工大学人形机器人团队整合了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际上顶尖的机器人专家,建设了一支在人形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国际顶尖团队,研制成功7代汇童人形机器人。公司的第七代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20多个自由度,身高1.65m,体重55公斤,采用自研高爆发电机和关节,具备环境感知能力,走跑跳等多模态运动。

李真熠介绍,理工华汇是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团队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国产化,并且突破了高爆发一体化驱动、仿生控制、刚柔耦合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人形机器人和核心部件的产品化,形成系列化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部件产品。今年公司重点瞄准应急救援和城市维稳等特种行业,同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以场景来牵引新的技术升级。


展示区工作人员正在向市民展示机器狗。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京津冀展区绿色能源成“新秀”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成果展围绕“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工作要点,重点展示氢能储能、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氢能自行车能够自助充氢,实现环保出行;戴纳科技的液体自动精准称重机器人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黑灯实验室里,已在生物制药领域投用。

北京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INRG-P150A型燃料电池系统,“可用于城市公交、大巴车、物流车等车型。”据该公司研发高级总监闫永臣介绍,这款燃料电池系统目前主要适配在49吨重型卡车上,拥有大功率、低氢耗、可靠性高的特点。“今年2月,搭载该系统的49T重卡成功满载跑通成渝高速,成为成渝氢走廊运输主力军,实现往返700公里级的干线物流的常态化运营。今年我们也将推动这款系统应用在沈大氢走廊上。”

另一款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也是新研氢公司自主研发的快速且稳定的发电设备。主要应用市场为副产氢发电、风光发电站配备储能、备用电源等。“目前这款产品额定输出功率为200kW,搭载16个氢气瓶,可持续供电800度。”闫永臣介绍,相比于柴油发电机、铅酸蓄电池或锂电池,应急电源具有环保、静音、长续航、同时可提供稳定的电力和热力供应,在电网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具备迅速启动等优点,可适用于临时建设项目、应急电力需求、网络备用电源和抢险救灾等各类应急电源应用场景。


朝阳展区,小朋友佩戴便携式非入侵式电极帽,通过信号分析抑郁症、精神障碍等。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首次设立东盟科技展区

本届科博会首次设立了东盟科技展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五国科技部门和23家科创企业来到现场,包括银狮集团、肯尼斯集团、MP集团、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社科大学等。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国-东盟科技产业投资贸易洽商会等活动。

奥雷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来自新加坡,是一家专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刚刚创立4年多。现场展示深度扫描系统,是基于X射线检测和人工智能分析成像系统,可快速实现封闭空间安全威胁分类和警报,例如各类安检系统的扫描和安全分析。

“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工厂生产场景。”奥雷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葉奕昇介绍,目前这一扫描系统主要应用在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工厂。此次来到北京科博会也是公司产品第一次在中国亮相。他希望借助科博会舞台能寻找到更多合作机会和伙伴。

据介绍,这款Deep-scan集应用咨询、软硬件集成、数据管理、技术支持及人员培训于一体,为用户构筑起一站式智能服务体系。特别适用于安全服务中的威胁检测,例如在工业制造的生产线上辅助人类员工进行实时X射线图像分析,以及在制造过程和重工业操作中实现高吞吐量的产品和子系统自动分类与分析。一方面借助实时的人工智能装配指导,可提高人工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将生产效率提升30%左右。另一方面,系统还能在生产线上完成产品的三维尺寸实时测量,同步进行质量检测,而无需等到生产完成后再进行检测。生产完成后,人工智能就能即时生成质量检测报告,进一步减轻人工质检的负担。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唐峥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倒计时11天!现实版“变形金刚”在眼前,把孩子的暑假交给它吧
科技
全球首个!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燃动北京——观赛门票多平台开售
北京
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启纪念 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
企业资讯
双臂机器人叠衣、人形机器人取货!梅卡曼德亮相WAIC 2025前沿科技展区
新京号
全球首创!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能量传递活动启幕
北京
沉浸体验未来养老,北京老博会将在十月举办“智”敬银发族
北京
全国科普行 阳光新能源“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正式启航
企业资讯
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京开幕
新京号
实探北京爬宠嘉年华:千余种爬宠零距离接触
北京
倒计时12天!把孩子的暑假交给机器人吧——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亲子观赛全攻略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