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面开放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王子诚 编辑 唐峥
2024-07-13 13:1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 王子诚)7月13日,2024明文化论坛在北京昌平开幕。记者从主论坛上获悉,明十三陵景区将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到2030年实现明十三陵帝陵全部开放的目标。

 

据悉,本次计划共分为三期,时间贯穿2024-2030年,其中一期为2024-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二期为2026-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

 

明十三陵全面开放后,将采用现状、标识、阐释性等多种形式进行实物陈列展示,不仅包括古建筑、墓葬、神道等文物本体,还包括建筑遗址、神道等文化遗产要素,全面呈现十三陵完整营建历程、明代皇家陵寝建筑特征和明代皇家陵寝建筑营造技艺等。

 

新京报记者获悉,明十三陵还将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无人驾驶旅游车进行数字化展示,包括基本的遗产情况、价值介绍,交通信息、十三陵相关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历史文献、档案、图像资料等,全方位展现明文化的历史与独特魅力。

 

明十三陵主神道是连接神路和各个帝陵的重要通道,“打通神道”将把全长7.3公里的主神道和附近散落大小遗产点进行串联。同时开展十三陵外围区兆域边墙保护修缮,建设景观步道、景观台,呈现历史空间格局,更加宏观地展示明十三陵整体轮廓,让观众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欣赏、了解明十三陵这座世界遗产宝地。

 

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告诉记者,明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区域大概是8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内古迹遗存遍布。“普通的游客、参观者对十三陵的了解,都局限在各个点位,没有形成整体的认识。”而随着未来明十三陵的陆续开放,参观者也将走入更多游览空间,更能感受到明代皇家墓葬群的整体格局。

 

袁江玉说,目前明十三陵对外开放的“三陵一路”面积约为十三陵总面积的30%,“所以实际上还有70%的面积没有对外。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致力于明十三陵陵寝古建筑文物本体的保护,现在每年都在修缮。同时我们也注重周边环境整治,流转了大量土地,为整个陵寝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条件。”

 

随着区域的不断开放,未来,明十三陵还将逐步推进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珍贵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实现陵村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还将根据各个帝陵的不同特点、历史特征,设计更多文旅项目,从而使参观、游览更加具体、更加生动,让游客体验领略明文化,让遗产保护促进文化发展。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子诚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欢迎来宁夏,给心灵放个假
时事
千年文脉作轴,徐州彭城七里重塑城市更新标杆
时事
朝阳区发布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八项新政,最高奖励资金300万元
北京
浙江:推动上山文化遗址群等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时事
“五一”即将来临,北京海淀推出五大主题板块、17项特色活动
北京
亦庄新城迈向“双万亿”
北京
建设平原新城:房山打造科教融合文化名区
北京
北京建设五大平原新城,究竟新在哪里?
北京
专访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张勇: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预备库今年运行
北京
一把手访谈|房山区区长底志欣:打造京西南科技创新策源地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