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浙江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涵盖六大类课程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07-05 16:48
根据指南,研学旅行覆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共3个学段。其余学段视条件和具体情况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为促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规范化,7月5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对研学旅行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规划实施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指南,研学旅行覆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共3个学段。其余学段视条件和具体情况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该指南明确了研学旅行课程的概念,即是由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与有研学资质的机构开发,以旅行为载体,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与内容,使中小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研学旅行课程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之一,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规划、有效对接。中小学须将研学旅行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着重设计好主题串联式研学课程。研学实践基地营地则应综合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着重设计好营地辐射式研学课程。


根据课程性质与理念,指南明确研学旅行课程突出教育性、体验性、综合性、现场性的特征。其中,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规划应评估学生需求、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进行课程评价。评价主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采用多主体、灵活多样、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研学课程评价方式。


指南将研学旅行课程分为自然类、地理类、历史类、人文类、科技类以及体验类六大类,包括自然现象、地质地貌、天文气象、历史古迹、人文景观、科技发展、职业体验等。


可由4—6名学生组成研学小组,小组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关系,以个人自主学习和思考为前提,以共同的研学旅行主题为基础,做到人人参与,取长补短;相互合作、探讨、分享;有效开展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研学任务。研学指导师应制订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研学课程设计,在任务指导时,指导师精心设计集体讲解,合理安排个别咨询,做到生动有趣;在探究发现时,指明研学方向,讲解研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给予方法指导。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讲好红色故事:贵州这样做!
新京号
​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八大消费趋势激活千亿战略新兴市场
财经
山西阳城牵手北京联合大学,将在就业实习、文旅等方面展开合作
教育
老年人的“诗和远方”:从公办老年大学的一枝独秀到社会力量入局
教育
新闻多一度丨暑期研学热度不减,@家长 避坑指南为你整理好了
时事
联手90余家文商旅企业,东城推出百余款“故宫以东”主题产品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