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多个家居企业谋划“出海”,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新京报 记者 张洁 编辑 王琳
2024-06-06 14:28

今年,“跨境出海”成为家居行业热词之一。印度、东南亚等市场成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新方向,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被看好;居然之家、志邦家居、索菲亚等多个企业在海外开设大型零售店;还有企业发力构建海外仓储物流体系。

2023年12月,顾家家居在印度孟买开设了第一家标杆店;今年1月,金牌家居宣布拟投资不超7亿元建设泰国(罗勇府)生产基地;今年2月,志邦品牌专卖店在印度尼西亚、科威特两国相继开业;今年3月,居然之家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门店正式开业。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685.5亿元,同比大增20.4%;4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为444.4亿元,环比上涨12.6%。1-4月,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942.7亿元,同比增长8.9%;4月,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为247.7亿元,环比上涨12.6%。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内卷”的建材家居行业想要“释卷”就必须“走出去”。目前我们处在产品“走出去”的阶段,距离供应链“走出去”还需时间。对已经出海的建材家居企业而言,在海外要协同前进,争取树立起高端产品的形象。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今年以来,随着海外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中国家居家装企业加速“出海”开拓增量市场,尝试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吸引海外潜在客户、扩大品牌影响力。

今年3月,居然之家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门店正式开业。公开资料显示,这家门店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入驻率接近100%,吸引了多家中国知名家居品牌入驻。居然之家方面表示,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逐步完成对东盟各国的战略布局,即以柬埔寨为起点,重点关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计划筹建10个以上的居然之家商业中心,将居然之家打造成为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家居品牌,“国际化”将成为公司未来成长的重要引擎。

6月4日,在首届中国家居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新加坡)论坛上,居然之家董事长兼CEO汪林朋表示,在当前中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家居企业正迎来海外发展的新机遇。

2023年11月,志邦家居在泰国曼谷完成全球战略发布会,意味着公司将重点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公司自2014年开始做海外业务,一直以来是以B端业务为主,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澳洲等地区。未来,公司将重点开拓以C端业务为主的东南亚新兴市场。此外,公司已经积累了多年海外业务经验,有相对成熟的海外供应链、海外产品体系、海外业务团队,将抓住新兴市场机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海外定制产品口碑,培育海外业务和加盟商团队。随着海外C端业务逐步在东南亚市场打开,海外业务规模将会逐步提升,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毛利率水平也将得到逐步改善。

顾家家居、索菲亚、左右家居等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在当地开设门店。2023年12月,顾家家居在印度孟买开设了第一家标杆店,其“大店”模式提供一体化整家解决方案,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此外,顾家家居还在东南亚多国建立销售网络,推动品牌国际化。今年1月12日,索菲亚在越南胡志明市的高端定制体验馆开业;2月25日,左右家居旗下海外品牌The WE Story亚洲首店在印度孟买开业。

今年1月,金牌家居宣布拟投资不超7亿元建设泰国(罗勇府)生产基地。金牌家居董事长温建怀在业绩会上表示,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国际化已成为公司发展战略之一。当前,公司针对海外区域市场差异,确定了差异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在生产交付方面,公司将以泰国制造基地为核心,并以区域市场设立卫星工厂,实现大货由泰国基地供应,控制生产成本。小货通过属地化的卫星工厂保障,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响应时效,提升属地化服务能力,更好地构筑本土供应链和海外市场供产销的一体化循环。

多个企业“出海”成绩亮眼


目前,已有不少家居企业交出了亮眼的“出海”成绩单。2023年,志邦家居海外业务完成约1.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1.86%;毛利率18.2%,同比增长6.14个百分点。2023年,金牌家居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16.92%;2024年一季度海外业务实现收入8144万元,同比增长68.23%。


2023年6月,跨境电商公司致欧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河南首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致欧科技通过亚马逊、eBay等平台将家具、庭院布置、宠物用品等家居产品卖往欧美、日本等市场。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致欧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0.74亿元,同比增长1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增长65.08%。2023年,欧洲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64%,占比提升至62.31%,增幅达到了5.32个百分点。


企业“出海”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为家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尚品宅配集团董事长李连柱提交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服务机构的提案。李连柱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服务的组织引导。一是组建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服务机构。建议由商务部牵头,协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等相关单位共同组建,其主要职能是从国家层面支持中小企业海外拓展,服务中小企业在海外的贸易与投资,帮助企业更好稳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逐步拓展服务覆盖面,建议先在北京设立国内服务机构总部,同步设立国内分支机构,制定组织架构编制等,并逐步在有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办事处。

供应链“走出去”还需时间

对于家居企业的“出海”热,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建材家居行业目前“内卷”厉害,要“释卷”就必须“走出去”,不“走出去”就会“走出局”。“目前国内建材家居‘走出去’,大多数还是处在产品‘走出去’的阶段,正在向品牌‘走出去’过渡,而供应链‘走出去’还要有一定的时间。建材家居企业在海外尽量减少单兵作战,协同前进,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不要在海外自相残杀,打价格战。此外,要树立起高端产品的形象。”

据介绍,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正在带领建材家居企业布局“海外仓”的建设,一旦建成,将成为中国企业供应链“出海急先锋”。协会“海外仓”布局第一阶段重点放在了东盟、中东和非洲。

就在今年5月29日,“2024越南(河内)国际建材、建材装饰及家居展览会”在越南首都河内市开幕,这不仅是一个展示最新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平台,更是中越两国建材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也为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占学也在这次展会上提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建筑材料与家居行业不断转型升级,生产出了更多的、消费者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产品。这些产品不但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够为越南的建设、东盟的建设、乃至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京报记者 张洁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中国品牌 十年筑基|新需求升级新消费,大市场培育大品牌
食品
互联网大厂海外“开店”:淘金东南亚,“电商神话”复制不易
科技
碳市场“上新”:海碳中心能否靠蓝碳走出去?
财经
数字时代下走“专精特新”之路 中小企业需要哪些扶持?
科技
十家生物疫苗企业“晒成绩”:有的埋头研发 有的闷声赚钱
健康
小城里的“宇宙第一灯会”
时事
SHEIN再传上市,揭秘最隐秘的跨境电商独角兽
科技
白酒失宠年轻人,低度酒能否成为“年轻人喝的第一口酒”?
财经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首都开花结果
北京
入世20年之城市样本:深圳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