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8点见丨雨燕“年度体检”;嫦娥六号如何月背采样和封装?
新京报 编辑 孙琳智
2024-06-04 19:46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6月1日凌晨4点,为研究雨燕进行的环志工作正式开启。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此次环志还收集了十余个雨燕反吐的食团,将用于研究雨燕吃哪些虫子,从而对雨燕进行更好的保护。


6月1日,颐和园,两只雨燕撞网。


此次环志共标记了126只北京雨燕,其中包括曾经标记过的88只,回收比例接近七成。标记时间最长的雨燕有3只,它们是2014年首次在颐和园佩戴环志的,时间达到10年。“这说明颐和园的北京雨燕种群总体良好,且能够持续精准回巢。”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鸟类环志站)工作人员史洋说,另外的38只雨燕为首次佩戴环志。


雨燕曾被称为“无脚鸟”。除繁殖期间需进入巢穴进行产卵、孵化和育雏外,它们全年的进食、饮水、交配、睡觉基本都在空中进行。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用游标卡尺测量雨燕的头喙长。


“雨燕在空中不是捕食,而是一边飞,一边张着大嘴,把小虫子兜进嘴里。”史洋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这些虫子会存在雨燕脖子下的嗉囊中,随着雨燕越吃越多,虫子尸体粘在一起变成小圆球状的食团。被环志人员捕捉后,雨燕受到刺激紧张,会把食团吐出来,正好被工作人员收集起来用以研究。


食团中包含没有被消化完的完整虫子,小如蚂蚁,目前它们正处于冷冻状态,等待研究人员用显微镜将它们一一识别出来。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检查雨燕吐出的食团,通过食团可以了解雨燕捕食昆虫的种类。


“我们研究雨燕吃哪些昆虫,不是研究雨燕粪便,而是研究食团。”史洋说,他们需要了解昆虫和园林绿化中用药物杀灭的对象是否有关系。如果发现昆虫飞行高度和园林绿化喷洒药物的高度一致,为了保证这些“雨燕食谱”种群数量不受影响,他们将建议有雨燕分布的公园错开繁殖期喷洒药物。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吹起雨燕的羽毛观察它的腹部是否有孵卵斑。有孵卵斑说明它是一只成鸟,正在繁殖期。


此次环志过程中,专家还采集了雨燕的羽毛。


史洋说,雨燕外观看不出雌雄,以往对雨燕进行性别鉴定使用血液。去年,他们尝试使用羽毛进行性别鉴定。“发现可行后,我们今年对所有的雨燕个体都采集了羽毛。”他说,采集的是雨燕腹部的绒毛,相当于无损鉴定,对鸟类几乎没有影响。经过长期采集,科研人员将了解颐和园中北京雨燕的性别比例。阅读全文>>>




今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要顺利取得宝贵的月壤,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


“钻得动”是研制团队最为关注的环节之一,研制团队设计了“百里挑一”的独创钻头。航天五院供图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五院”)获悉,该院精心设计了钻采和表采结合的“挖土”模式,并且为嫦娥六号探测器装备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挖土神器”,让高难度的月背“挖土”更稳妥顺畅。


月背上“挖土”是精细活。如何用最“省力”的方法采集到最多的月壤,嫦娥六号探测器采用了两种办法。一是表取采样,就是用一个机械臂携带采样装置采集月球表面的土壤;二是钻取采样,就是用一根钻杆钻入月球表层预定深度,把较深层土壤采集出来,采样难度和不确定性更大。航天五院专家介绍,结合月壤特性,研制团队设计了“百里挑一”的独创钻头,通过对比多种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取芯机构方案以及相应构型,使其具备高硬度岩石的钻进能力。


月球表面为高真空、高低温、月尘综合环境,要使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样品历经空间飞行,再入返回过程中经过力、热等复杂环境后仍能不被地面环境污染,维持月球样品原态,这需要研制一套专门的装置,使其能够在月表自动承接、密封样品,最终保证样品完好无缺地送回地球。


为保证样品在提芯过程中不掉落,研制团队采用了特定的封口设计方案。航天五院供图


航天五院专家告诉记者,为保证取得的样品在提芯的过程中不发生掉落,研制团队经过多方案的筛选验证,设计采用了特定的封口方案,封口器采用扭转密闭式结构,并进行大应变材料设计,具有低力载、高可靠的特点,且长时间处于大变形承载状态下也不发生应力松弛现象,实现了简单可靠的封口。


“针对采集的月壤样品具有可变形特征,嫦娥六号探测器还专门设计了特殊的提芯拉绳,确保取芯软袋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方便样品传送和转移。”上述专家说,为将月壤封装容器与整形机构分离并传送至上升器内,研制团队还设计了专门的分离和传送方案,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易控、能耗低,还可实现不同着陆姿态下封装容器的精准传送。阅读全文>>>


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我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记者了解到,这面五星红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


嫦娥六号月面国旗交付正样件。武汉纺织大学供图


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针对此次任务中高低温交变、高真空及强紫外辐射等极端环境要求,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月面国旗团队选用了玄武岩材料。


记者从武汉纺织大学获悉,历时近4年,团队攻克了玄武岩超细纤维纺丝、纺纱、织造及色彩构建等诸多国际难题,首次成功研制出无温控保护、独立动态展示的“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


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室外成像效果。武汉纺织大学供图


与嫦娥五号在太空飞行7天后到达月面相比,此次嫦娥六号自5月3日出发后,在太空飞行了30天才落月,时间大幅增加。在奔月、绕月及落月的过程中,高低温反复交替,国旗对环境的耐受性要求就更高。


“玄武岩纤维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抗辐射性能,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环境。但玄武岩纤维属于无机纤维,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难以纺制超细丝、纺纱、织造,以及构筑高牢度的颜色,这些都是团队要攻克的难题,可以说这是一面技术含量很高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徐卫林院士说。阅读全文>>>




近日,网传浙江台州石人峡两名驴友在横渡峡谷溪流时意外落水失联。据央视新闻消息,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已被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开展户外徒步、探险等活动,应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两名游客陷入死亡V状态  

图片来自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众号


6月3日16时37分许,记者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应急管理局获悉,石人峡不是景区,但通往石人峡的道路是开放的,这次是户外爱好者的自发行为。


多名资深户外爱好者分析,此次意外,落水的驴友欠缺急流水域急救经验,使用的绳索在水中形成了“死亡V”,即当绳索两端拉紧,遇险者处于绳索中间使力时,水流会压迫遇险者向下,如此一来,绳子会形成一个“V形”,而遇险者会在V的顶点难以移动。


“不能将绳子跟水流摆成90度。水中的人抵达‘V点’,容易被困住。建议斜拉救援,用绳索以45度至60度的角度,斜跨过水流,这种方法可以让遇险者借力水流移动,渡过溪流。”一名资深户外爱好者告诉记者。


另据资深探险家、中国探险协会理事杜雷分析,“面对这样的激流,如果接受过相关培训,绳索的采用起点应该更靠近上游,采用斜向横渡的话,应该是可以安全通过的。”


左图为斜向横渡,右图为直线横渡

图片来自中国探险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杜雷表示,本次事故中,不能让弱者尾随在后面,因为那样会让弱者面临很大的压力。“怕前面的人走掉,不管自己,就会着急前行,忘记安全原则,甚至发生恐慌。”


此外,两名遇难者,包括他们的同伴,涉水时都未穿救生衣。杜雷指出,“激流的力量很大,水中会掺杂非常多的空气形成泡沫,让浮力大大下降,只有激流专用救生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障涉水者漂浮。”


户外活动遇难原因很多,有些纯属意外,有些则属于明显的决策失误。如何安全地开展户外运动、户外探险呢?点击查看户外探险安全提示>>>




据环球网援引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通报,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等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与发动机测试环节中存在数据篡改等造假问题。五大车企造假事件曝光,令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再遭重击。


▲当地时间2024年6月3日,日本东京,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出席新闻发布会。图/IC photo


日企的造假行为近年来频繁曝光,突出的一点是造假时间都非常长。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早在35年前就有造假之举,而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化工造假更是超过了4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2020年调查发现,小林化工生产的约500种药品中,约80%的药品有虚假的制造记录,而公司高管长期默许违规行为。这一丑闻因该公司生产的脚气片混入了超标的安眠药,导致数十起交通事故发生而曝光。可以说,日企造假行为是伴随着日本制造业神话一起衍生的,同时,也见证了日本制造业神话的破灭。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日本制造的神话虽然破灭了,但不能就此认定日本制造业就不行了。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极盛时期到如今,日本制造业占GDP比重一直在下滑。在大众消费市场,曾被日企品牌牢牢占据的份额现在也多被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代替。但在细分领域,日企仍保持着强劲的竞争能力。比如在材料领域,日本东丽碳纤维是全球碳纤维龙头;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日本JSR、富士电子材料等企业占据全球72%的市场;在精密机床领域,日企占据全球前十大机床制造商中的四席。


日本制造业正从大众熟悉的消费市场退出,转向大众不那么熟悉的产业链上游扩张。


日本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共同发布的2023年版《制造业白皮书》认为,日本有220个品种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日本以下的排名为美国99个,欧洲50个,中国44个。


从这个角度看,日本五大车企再曝造假丑闻,证明不存在什么神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日本汽车业何以被中国赶超。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还有更多的细分领域等待我们超越。在近年来个别国家试图通过控制上游供应链削弱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情况下,强调这一点尤为必要。阅读全文>>>


编辑 孙琳智 设计 刘晓斐 校对 刘越

热门评论
166****6255
7天前
新闻8点见👍👍👍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