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雨燕“年度体检”
新京报 记者 薛珺 张璐 编辑 李劼 刘晶
2024-06-04 14:38

6月1日凌晨4点,为研究雨燕进行的环志工作正式开启。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此次环志还收集了十余个雨燕反吐的食团,将用于研究雨燕吃哪些虫子,从而对雨燕进行更好的保护。

 

6月1日,颐和园,雨燕在十七孔桥边飞舞。 

 


研究雨燕“食谱”

 

此次环志共标记了126只北京雨燕,其中包括曾经标记过的88只,回收比例接近七成。标记时间最长的雨燕有3只,它们是2014年首次在颐和园佩戴环志的,时间达到10年。

 

“这说明颐和园的北京雨燕种群总体良好,且能够持续精准回巢。”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鸟类环志站)工作人员史洋说,另外的38只雨燕为首次佩戴环志。

 

6月1日,颐和园,两只雨燕撞网。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捕捉撞网的雨燕。

 

雨燕曾被称为“无脚鸟”。除繁殖期间需进入巢穴进行产卵、孵化和育雏外,它们全年的进食、饮水、交配、睡觉基本都在空中进行。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为雨燕称重。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用游标卡尺测量雨燕的头喙长。

 

“雨燕在空中不是捕食,而是一边飞,一边张着大嘴,把小虫子兜进嘴里。”史洋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这些虫子会存在雨燕脖子下的嗉囊中,随着雨燕越吃越多,虫子尸体粘在一起变成小圆球状的食团。被环志人员捕捉后,雨燕受到刺激紧张,会把食团吐出来,正好被工作人员收集起来用以研究。

 

食团中包含没有被消化完的完整虫子,小如蚂蚁,目前它们正处于冷冻状态,等待研究人员用显微镜将它们一一识别出来。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检查雨燕吐出的食团,通过食团可以了解雨燕捕食昆虫的种类。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仔细检查雨燕吐出的食团。

 

“我们研究雨燕吃哪些昆虫,不是研究雨燕粪便,而是研究食团。”史洋说,他们需要了解昆虫和园林绿化中用药物杀灭的对象是否有关系。如果发现昆虫飞行高度和园林绿化喷洒药物的高度一致,为了保证这些“雨燕食谱”种群数量不受影响,他们将建议有雨燕分布的公园错开繁殖期喷洒药物。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吹起雨燕的羽毛观察它的腹部是否有孵卵斑。有孵卵斑说明它是一只成鸟,正在繁殖期。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记录雨燕的体检数据。

 

根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数据,目前北京雨燕数量稳步提升,且不断在城市中扩散,适合筑巢的巢址也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北京湿地面积逐渐增多,昆虫等小型生物在湿地中繁衍生息,为雨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鸟类环志的“惊喜”

 

此次环志过程中,专家还采集了雨燕的羽毛。

 

史洋说,雨燕外观看不出雌雄,以往对雨燕进行性别鉴定使用血液。去年,他们尝试使用羽毛进行性别鉴定。“发现可行后,我们今年对所有的雨燕个体都采集了羽毛。”他说,采集的是雨燕腹部的绒毛,相当于无损鉴定,对鸟类几乎没有影响。经过长期采集,科研人员将了解颐和园中北京雨燕的性别比例。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将雨燕的羽毛装进编号袋。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为雨燕采血。

 

鸟类环志是一种根据标记个体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迁徙的研究方法。北京市鸟类环志站2006年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挂牌,除开展救护鸟类环志外,设立海淀区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及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两个鸟类环志工作站,开展以雀形目鸟类为主的环志工作,截至2023年,共环志鸟类26000余只。

 

6月1日,颐和园,捕捉到的雨燕被装入布袋中,以免其过度惊慌。

 

6月1日,颐和园,志愿者们放飞雨燕。

 

今年,北京市鸟类环志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惊喜”不断。3月,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志工作站2023年9月环志的灰头鹀在香港米埔回收,也是北京环志的雀型目鸟类的首次异地回收。作为灰头鹀迁徙动态的重要记录,为研究揭示该鸟种的生态及迁徙规律提供可靠证据。5月,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环志工作站回收到一只蒙古国环志的灰头鹀,为北京市首次回收到其他国家环志的雀形目鸟种。

 

未来,北京将继续在候鸟迁飞通道重要区域建设鸟类环志站,通过鸟类环志工作开展候鸟资源动态监测、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候鸟保护宣传等工作,并针对重点保护物种使用鸟类追踪器等新技术开展迁徙动态研究。

 

6月1日,颐和园,一只雨燕飞过廓如亭。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影报道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文字报道

编辑 李劼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吴兴发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人社局确定2025年度70项重点调研课题
北京
北京中招体检已启动,官方建议考生体检时不要戴隐形眼镜
教育
北京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事
北京市老干部“乐龄舞台”年度首场活动燃情开演
新京号
北京经开区2025年度“千人进千企”科创公共服务行动启动
北京
北京雨燕的家书,跨越山海的思念
北京
北京口岸本年度出入境人员量突破600万人次
北京
北京高招体检3月1日启动
第一看点
北京:4月1日起参保人可查看2024年度社保对账单
北京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为网约配送员开展公益体检活动
北京
热门评论
157****1139
7天前
检测chulaishalema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