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北京交通大学,百余家“专精特新”企业现场揽才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05-29 09:54
现场,122家企业和2000余名北京2024届毕业生参加活动,本次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招聘需求近3000人。

“我刚投简历就收到了面试通知,是你们的吗?”“是的同学,因专业比较匹配,我们刚才直接推荐给公司了。”5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上,一位学生在企业展位前问到,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和同行人显得有些激动。

为抓住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冲刺期,全力促进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当日,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优企进校招才引智”专场招聘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现场,122家企业和2000余名北京2024届毕业生参加,本次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招聘需求近3000人。


5月28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主校区西操场的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学生应聘目标明确,现场有人收到面试机会

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为进一步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此次“优企进校招才引智”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现场122家企业覆盖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当日14时许,便有手持简历的年轻人陆续走进北京交通大学,他们沿着指示线直奔体育场,百余家企业在此设置了招聘展台,现场人头攒动。“请问招商学的毕业生吗?”“我想投一下前端开发的岗位。”在就业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学生们的投递目的非常明确。“博士安家费”“员工宿舍”“用餐补贴”“高温假”……在户口、薪资之外,为吸引优质人才,不少企业列出了更多的福利待遇。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生李晨告诉记者,他投递了不少轨道交通行业中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很多学姐学长都选择到交通重点领域就业。双选会给了我更多探索职业可能性的机会。”李晨说道。

“这家投的挺多的。”“这个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问问他们招不招射频天线工程师?”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展位前,两名一同前往的男生在交流,其中的丁同学是射频天线方向的研究生,明年才毕业,此次来双选会是为提前了解岗位需求,“问问他们需要求职者具备什么技能,我好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丁同学笑道。

现场不少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时参与招聘活动旨在“优中选优”。“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因为人才的流动,岗位是源源不断的。我们更需要专业和岗位对口的人才。”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现场收简历的严女士说道,拿到简历后她会进行初筛,如果人才合适,专业部门会进行面试,“我们希望学生尽可能把自己的优秀方面展示在简历中,比如实习经历、研究课题等。”


undefined

双选会现场,企业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比亚迪集团人力资源处华北地区人力资源总监王文星对到场学生的基本素养、专业能力表示认可,“人才是第一资源,比亚迪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参与此次招聘目的在于引进新生力量。今天毕业生求职积极性非常高,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同学加入比亚迪。”

“这真的是你们给我发的面试通知?”“是我们的。”当日15时许,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展位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的2024届博士毕业生段同学头上沁着汗珠,举着手机问道。对方告诉他,在收到其简历后,发现其专业能力等条件和公司比较契合,便第一时间对接给业务部门,直接电话通知面试。“真的太快了,我还以为是诈骗电话。”段同学一语逗笑身边人。

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指导服务

现场,北京交通大学打造的“一站式”特色就业指导服务站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参与和体验。新京报记者看到,服务站涵盖生涯体验区、个体咨询区、政策指导区三大主题服务,为毕业生提供简历诊断、求职就业心理调适咨询、生涯规划等,此外还提供了大学生征兵咨询、基层就业项目宣讲及人才政策宣讲等服务。

“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压力要看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情况,当前要做的是多了解一些企业文化,多做些心理建设,要更有力量迎接未来生活。”在就业心理调适咨询区,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教授田宝伟正在解决一名学生的具体问题,对方很担心未来在职场中会遇到“卷”的环境,身陷焦虑情绪中的她说到动情处抽泣了起来。“来,我们先做几个深呼吸。我们要活在当下,积极顺应。既不过于留恋过去,也不过于纠结遥远的未来。当前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后积极适应,边工作边不断调适自己。”田宝伟对她开解道。“确实也有人劝我走一步看一步。”女生破涕为笑。


田宝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大学生们的问题集中在不知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经常陷于焦虑情绪行动力不足,担心是否能够应对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就业心理调适工作就是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内在力量,应对自己的问题。比如在面试时可能遇到“大脑一片空白”“冒冷汗”的情况,可以通过“情绪稳定化的技术”,教会学生如何放松,专注行动,提高自信。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保华则在就业权益保护区接受学生咨询。活动过半,张保华接受了7、8名学生在实习、应聘权益保护方面的咨询。有学生反映在实习中,感觉被企业“放鸽子”,对方在学生实习后并没履行签约的承诺。也有学生表示,避开了名为招聘测试实为榨取应聘者劳动和创意的陷阱。张保华表示,同学们在实习、求职中还是要有一定的警惕心理和适当的判断,必要时可以寻求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指导和建议,对于个别单位提出的特别不合理的实习、测试要求,要学会拒绝、及时止损。

undefined

不少企业详细列出了具体的福利待遇。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在同日举行的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会上,有来自高校和相关用人单位的近160名代表参加。能源动力、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信息通讯、生态环保、国防科技等18个重点领域行业的50多家企业,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近30所高校开展现场对接。双方围绕人才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实习实训、毕业生招聘等展开深度洽谈。多所高校和用人单位现场初步达成人才招聘、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余祖俊表示,该校打通“政、产、学、研、用”渠道,近三年与国铁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重庆市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等11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与腾讯、海信、中建八局等企业签订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44个,其中2023年与浙江吉利、昆仑数智签订的就业育人项目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进京,北京学子感受苏州引才温度
北京
省长带队!湖南近500家单位组团携近1.5万个岗位进京招聘
教育
走进清华大学!“紫气东来 才聚京西”——2025年“校园门头沟日”专场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新京号
从“抢过来”到“抢着来”!博士与芜湖双向奔赴
新京号
西城区发布超3000个岗位,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直聘
北京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本周将举行
科技
10月11日,八方英才相约芜湖!
新京号
亮点提前看!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举办
新京号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即将启幕,顺义同期人才活动震撼来袭!
新京号
六载同行 顺义与HICOOL共成长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