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在天津开标。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公示的中选结果显示,共有54家企业拟中选,相较于首次集采,有47家企业相关产品进一步申报降价,中选价格平均下降6%左右。接续集采中选结果将于6月份在全国落地实施。
人工关节产品再次降价约6%
此次集采是在2021年首轮集采基础上的接续,集采产品范围与此前相同,即髋关节产品(陶瓷-陶瓷类、陶瓷-聚乙烯类和合金-聚乙烯类)和膝关节产品。全国6281家医疗机构填报人工关节采购需求为58.16万套,较首轮集采协议量增长7.42%,此次采购周期也由两年延长为三年,以联盟各地区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每年应完成当年协议采购量,超出协议采购量的部分,中选企业仍需按中选价格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集采产品涉及四大类。其中,合金-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系统最高中选价格为5910元,最低中选价格为5610元;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系统最高中选价格为7117元,最低中选价格6750元;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系统最高中选价格为7987元,最低中选价格7587元;膝关节产品系统最高中选价格为5434元,最低中选价格为4779元。
根据公示结果,此次接续采购共有54家企业拟中选,比2021年首次集采增加10家。其中,54家拟中选企业中,47家企业旗下有相关产品申报降价。国家医保局指出,与首轮集采结果相比,本次接续采购中选价格稳中有降,平均下降6%左右。中选产品的价差平均从首轮集采的2.8倍缩小至1.1倍,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企业供应更有保障。
公示将持续至5月24日,接续采购中选结果将于今年6月份在全国落地实施。
首轮集采已节约逾3000亿元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介绍,首批人工关节集采执行情况比较好。从2022年4月集中采购实施之后,两年来共集采人工关节111.62万套,按集采前价格计算节省采购费用328.91亿元。
此前的首次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中,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并于2022年上半年落地。
国家医保局在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中提出,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积极推进2024年集采扩面。《通知》要求,在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协同,将条件具备的省级联盟采购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全国联采要规范、高效开展,做好执行监测,增强效果;公平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严防“地方保护”。
天风证券认为,人工关节作为第二个国采高耗品种,延续了支架的续约采购,预计人工关节的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对于标外手术量,头部企业也有望凭借优秀的研发销售能力以及完善的供货能力获取更多份额。
资本市场层面,多家拟中标企业股价表现不一,在拟中标结果公布之初,春立医疗、爱博医疗、大博医疗等股价大幅下滑,5月22日,威高股份上涨1.78%,爱博医疗、大博医疗仍旧走低。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