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年报观察|面对更多机遇与挑战,13家装饰装修企业表现如何?
新京报 记者 张洁 编辑 王琳
2024-05-11 13:56

家居、汽车、家电、餐饮并列消费“四大金刚”,成为政策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在家居领域中,家装消费“牵一动万”,相关上市企业近日也发布了其2023年业绩数据。新京报记者梳理了13家装饰装修企业2023年年报,有2家企业营收超百亿领跑行业,其中金螳螂营收201.87亿元,亚厦股份营收128.69亿元;9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6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50%;也有企业被冠上“*ST”,拉响退市警报。

近两年,家装行业并不平顺,不少企业外部受到上游房地产市场、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同时面对大宗业务、应收账款走高等内因困扰。有业内专家认为,如何争夺存量市场是破局关键。


新京报记者 张洁 制图


百亿企业强势领跑

2023年开年后,装修行业回暖。多项政策落地,利好家装市场,企业业绩整体呈现向上趋势。


从营收方面来看,金螳螂、亚厦股份、德才股份依然领跑行业,位居前三。其中,金螳螂、亚厦股份营收分别为201.87亿元、128.69亿元,德才股份营收为61.03亿元。2022年同样也是2家企业营收过百亿。


营收超20亿的企业有6家,另有5家企业营收不足10亿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装饰装修企业营收差距较大,赛道中既有营收超200亿的行业巨头,也有营收不到1亿的企业。冠亚军的差距也较大,金螳螂与亚厦股份的营收相差73.18亿元。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金螳螂以10.24亿元稳居第一,其次为亚厦股份、德才股份,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1.56亿元。6家企业实现盈利,但净利润未过亿元。


6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过50%,分别为宝鹰股份、东易日盛、*ST全筑、华立股份、名雕股份、杰恩设计,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5.64%、72%、107.92%、74.47%、106.28%、150.78%。


4家企业出现亏损,包括宝鹰股份、*ST中装、东易日盛、名家汇,净利润分别亏损9.71亿元、7.02亿元、2.08亿元、3.76亿元。


2家企业被冠以“*ST”

在记者梳理的13家装饰装修企业中,有2家“披星戴帽”,拉响退市警报。


年报显示,2023年,*ST全筑营收10.4亿元,同比下降48.25%。


2023年5月5日,全筑股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据其公告显示,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事项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第一款(二)、(三)项规定的对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此外,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该事项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第一款(三)项规定的对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2023年,*ST中装营收同比下降25.99%,净利润亏损7.02亿元,同比下降6381.09%。今年2月,中装建设被冠上“*ST”。据其发布的“关于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暨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及股票停牌的公告”,公司实行其他风险警示情形的主要原因与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有关。

行业抢夺存量市场

2023年,多项政策落地,不断激发家装市场消费热情。

2023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为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促进绿色消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决定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

2023年7月,为释放家居消费潜力,巩固消费恢复发展势头,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大力提升供给质量、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有效改善消费条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等四方面提出了11条具体措施。

其中,提到要抓住存量房产的再生,即支持旧房装修。业内专家认为,促进二手房旧房改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存量房产的再装修和政策支持,这两点抓住了,后边的必然跟进,比如绿色产品、适老化装修等。另外还能拉动消费、促进‘双碳’政策落地等。”内外因相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消费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测算,我国当前住宅存量4.2亿套,有翻新改装需求的住宅2.7亿套,存量市场潜力巨大。还有业内专家称,家装占据了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性消费两大类,这也让家装具备产业导向力,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家装行业也具备社会责任力,“通过这三个力量的拉动,对家装行业的发展而言,未来十年是一个新的机会,能创造一番新天地。”

新京报记者 张洁

编辑 王琳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沃森生物发布2024年报 海外业绩再破高标 稳步展显发展韧性
商讯
海天味业业绩重回增长,面临国际化与“零添加”新规两大挑战
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提升全民AI素养,全面拥抱AI
政事儿
一季度走访18地密集调研,茅台为解决“供需不适配”把脉开方
财经
日产汽车换帅,与本田的合并或迎转机
汽车
雍禾医疗去年业绩改善,董事长张玉:“内修”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
消费
彭凯平×萨尔曼·可汗:你准备好把孩子交给AI了吗?
新京号
两会大家谈|如何整治“内卷式”竞争?
汽车
细胞“剧本”谁撰写?——未来技术学院何爱彬团队破译胚胎发育谱系导航,为理解生命起源提供新视角
新京号
他们为什么选择文科?来自牛津大学的观察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