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用传承与创新守望中药大品种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2024-05-06 11:10
通过传承与创新,同仁堂股份持续发力大品种助力销售的同时传承中医药文化。

北京同仁堂中医药知识图谱系统。


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同仁堂积累了一大批中药知名品种,以好的疗效、质量而闻名,其中更有非遗品种和项目。


近年来,同仁堂股份也在传承大品种方面发力,公司挑选了20多个品种,作为大品种战略下的重点推广产品,在坚持传承传统制药工艺的同时,结合营销创新,让传统制药工艺和传统中药文化得以发扬,也彰显了企业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责任心。


大品种助力公司业绩


从1723年,即清朝雍正元年开始,雍正皇帝御批同仁堂供御药,由此开启供御药的传奇经历。整个清朝时期,能够连续188年供御药的民间药铺只有同仁堂一家。同仁堂供御药的种类包括药材、咀片(饮片)和中成药(含仿单)等。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同仁堂部分中成药仿单(药品说明书),包括柏子养心丸、参苓白术散、紫雪散、通宣理肺丸等。此外,《同仁堂传统配本》也被两次传抄进入宫中,用于御药房配制中成药。


截至目前,同仁堂股份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更是拥有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等为代表的众多经典药品。大品种战略也是同仁堂股份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挑选出20多个有代表性的品种,在生产供应、精准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品种培育工作中,同仁堂股份在2023年与北京多家知名医院合作开展部分品种临床研究工作,安宫牛黄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效得到初步验证,愈风宁心滴丸完成综合评价研究,开展同仁牛黄清心丸等大品种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及同仁乌鸡白凤丸、柏子养心丸等品种安全性评价研究,为市场研究和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在科研发力的同时,营销也在跟进。2023年,同仁堂股份策划“年货节”“618”“双11”等电商活动,五子衍宗丸、锁阳固精丸三年蝉联天猫男科类目618大促销售冠军;联合咪咕视频开展五子衍宗丸亚运会赛事推广活动,锁阳固精丸定制长跑持久耐力提升课程跟练55.8万人次。


坚守中医药文化传承


除科研与销售层面的发力,同仁堂股份还在坚守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一些重点品种,至今还保留着手工与机械化两种生产方式,用自己的实践,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走出一条路。


以同仁堂知名品种安宫牛黄丸为例,1798年吴瑭著《温病条辨》首创安宫牛黄丸,其后同仁堂开始生产。1870年乐平泉修订《同仁堂传统配本》,首列瘟疫门,将安宫牛黄丸列为瘟疫门首药。配合同仁堂炮制方法,产品专门应对突发的心脑血管健康问题。


安宫牛黄丸也是汇集同仁堂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一身的代表性产品。在机器化生产的同时,同仁堂股份也一直坚持保留手工制丸,彰显公司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传承传统工艺的初心。


值得注意的是,手工安宫牛黄丸制作的每一步工艺都十分严格,所有药材均经过细磨精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包上金衣、封上蜡皮等数十道生产工序,一料药必须做出规定的丸数,不能多一丸,也不能少一丸,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原药材把关方面,同仁堂药材鉴别专家、非遗传承人亲自甄选、亲自验收,经传统方法鉴别合格之后,再按照药典的标准采用现代方法进行检验,实现药材检验双把关。


在中药生产和制作早已进入工业化的今天,同仁堂股份始终保持“配方独特 选料上乘 工艺精湛 疗效显著”制药特色,老一辈技师通过设立工作室,在药材鉴别、炮制、生产等环节,手把手将所掌握的技艺、经验传授给徒弟,守护着中药制作的每一道工序。


致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在自我坚守的同时,同仁堂股份还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同仁堂的代表产品不只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是《同仁堂药目》中的开篇名方,也是同仁堂独家品种,具有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的功效。壮骨药酒的配方是由多个方剂复合而形成的庞杂方剂,方中所用中药材多达149种,是迄今为止中成药中最多套方单品。其工艺复杂、工序繁琐,诠释了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初心与古训。


不仅如此,两个产品的制作技艺也已入选非遗项目。如何让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大众所知,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同仁堂股份在推广中医药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利用每一个机会,展示着同仁堂精湛的制药工艺。


在今年4月举行的2024乌镇健康大会期间,同仁堂股份将同仁牛黄清心丸传统制作技艺、壮骨药酒传统制作技艺两项非遗项目带到现场,由非遗传承人或者资深从业人员向观众介绍非遗技艺和非遗文化。展会期间,同仁堂股份现场展示了手工搓丸,彰显着其对传统制药技艺的传承之志,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坚定自信;非遗传承人吴彤及徒弟在现场向观众普及相关知识、传播健康理念。面对观众的咨询,吴彤师徒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有效传递给大众。活动现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惊叹于同仁堂的传统制药技艺。


文/张秀兰 图/企业提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同仁堂 守望与突破

相关推荐
中山公园油画般的郁金香花海如何打造?园林科技人员讲述
北京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第一看点
打造文化新IP——第四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观察
新京号
2024年48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 超七成通过“加速通道”
健康
打破“数据孤岛”、加快AI制药,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将加快
科技
河北沧州“黄骅旱碱麦”进京推介,与北京采购商现场达成合作
时事
雷允上苏合香丸“领跑” 解码心脑血管大单品制胜秘诀
财经
核心产品业绩承压、收购暗藏风险,康缘药业2024年营利双降
健康
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方盛制药受让20个香港注册药品品种所有权
消费
工信部准备出台中药高质量发展相关配套文件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