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以版权赋能非遗文化传承,京津冀版权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国传媒大学
新京报 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2024-04-27 12:56
工艺技法上如何创新?如何在遵循古法的情况下缩短工期、提升工艺水准?这时就需要版权来把这些创新保护好。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美轮美奂的燕京八绝非遗精品让前来参观的同学们惊叹不已。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京津冀版权进校园活动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了解版权赋能传统文化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作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的重要部分,由京津冀三地党委宣传部(版权局)共同主办,首都版权协会、天津市版权协会、河北省版权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广告博物馆共同承办。4月19日起至4月30日期间,京津冀三地非遗、民间文艺领域优质版权机构/企业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告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


同学们参观北京展厅。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京绣其实是汇集了中国四大名绣各家之长,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宫廷礼制延伸出的一种技法。”在北京展厅中,同学们跟随着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运营管理部主任周向东的介绍,欣赏金漆镶嵌大型花鸟屏风《丹凤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创作的景泰蓝作品《繁花似锦》,以及清代和当代京绣成衣等工艺精湛、色彩华美的非遗作品,并了解其背后的技法知识。

在天津展厅中,同学们看到了致力于雕塑文化推广的“泥人张”、体现天津地区民俗文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等技法流畅、富于人文气息的艺术精品;在河北展厅,同学们则一睹易水砚、武强年画、磁州窑瓷器等一百余件精美非遗作品的风采,全方面感受了燕赵之地丰厚的历史文化与民间文艺面貌。


undefined

同学们参观河北展厅。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中国的非遗在最初诞生及传承的过程中其实是没有版权意识的,靠口口相传、师徒教授。在如今这个时代,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强化和对版权保护的加强,能够让非遗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戏曲研究专业硕士生康逸侨结合戏曲传承,对版权赋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传媒大学对于文化保护一直都有相关的实践和相应成果的转化产出。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扩充眼界、提高版权意识的机会,更能勉励同学们去深入地进行相关实践。”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范琪表示。

周向东告诉记者,这些古法生产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凝结的是工艺匠人的心血结晶,上面的纹饰和图案历经数代传承延续。为了让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当下的人们,需要与当下人的审美进行结合和创新。“工艺技法上如何创新?如何在遵循古法的情况下缩短工期、提升工艺水准?这时就需要版权来把这些创新保护好。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是有版权证书的,版权意识的提高会让非遗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

周向东表示,京津冀三地联动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京津冀三地有各自的地方特色,相互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传媒大学的许多学子可能未来都会活跃在传媒行业中,希望今天的展览能够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未来能够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把非遗技艺更好地进行传承发扬。也希望展览能够走进更多校园。”周向东说道。


据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高校学生正在通过“‘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参与观展活动。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徐彦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乒超赛事见证拔节生长!文体事业点亮“未来之城”
新京号
人民日报|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专场)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
新京号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文化
动态|“荔”香牵千里,“桂”韵启新程!国情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新京号
雄安新区第二届全民健身大赛龙舟挑战赛圆满落幕
新京号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有哪些精彩瞬间值得回顾?
文化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IP共创成新趋势
文化
举办图书市集、对话文化名家,北京中小学校多种方式打开读书日
教育
东城区举办第二届“书香伴我成长”中小学读书月系列活动之“打开新空间 阅读更悦读”——东城区中小学“
新京号
《光明日报》重磅报道北京怀柔建设国际影视高地的创新密码→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