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通报了2023年以来北京警方依法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情况。据环食药旅总队副总队长纪辉介绍,2023年以来,北京警方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50余起,打掉涉嫌犯罪组织340余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20余名,铲除制假售假黑窝点380余处。
环食药旅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王安表示,综合近两年来北京警方侦破的知识产权类案件来看,侵犯商标权犯罪占比最高,相关犯罪主要集中在烟酒食品、箱包服饰、办公用品、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等民生消费领域,不法人员利用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侵权假冒问题也较为凸显;同时,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呈上升趋势。针对上述情况,北京警方始终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断链条”工作思路,依托“昆仑”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关系民生消费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连续破获苏某某制售假冒品牌卫浴案、廖某某等人假冒文创产品案、刘某某销售侵权网络设备案。
针对不法人员利用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山寨、伪劣、侵权商品的问题,北京警方持续加强与电商和直播平台的合作,强化监测预警,加大打击力度,积极营造高压打击态势。
此外,北京警方进一步密切与市场监管、知识产权、文化执法、烟草专卖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联勤联动,组织召开17个部门参加的全市环食药旅领域“公安+行政”执法协作联席会议,积极构建首都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伪劣电动自行车专项打击整治,同步清理整治非法销售专项作业车等乱象,为消费者安全出行筑牢坚实屏障;会同烟草部门,针对不法商户依托网络平台销售伪劣电子烟突出问题,开展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坚决阻断现实危害。
北京警方还坚持依法保护、平等保护原则,严厉打击侵犯专利权、侵犯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等影响创新发展的犯罪行为,切实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力度。2023年以来,破获东城张某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海淀张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等一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破案、刑拘数同比大幅上升。
在此基础上,北京警方主动联系北京市重点科技园区,走访20余家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专精特新”企业,具体了解企业在保护自身品牌、技术专利方面的诉求,建立完善相应机制措施,针对性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培训、商密体检等服务50余场次,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培训、减少隐患风险、提升维权能力。
此外,北京警方持续推进“惠民利企”调研走访,与相关互联网企业及行业协会开展深度交流,了解企业需求、畅通协作渠道、扩大线索来源。特别是,围绕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优化首都营商环境,研究定制“京企知产保护名录”、建立“知产保护警企联络中心”、研发“北京知产警官”应用小程序、健全“公安+行政”“公安+企业”协作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首都知产警官护企平安”8项举措,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公安动力。
警方提示,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购物渠道并索取购物凭证,自觉抵制侵权假冒的商品,若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企业要制定和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加强涉密员工的管理,进行保密培训和宣传。企业如发现商业秘密被侵犯的犯罪线索,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群众可以拨打110或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公开举报电话010-83061992。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