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种质资源数量居全国首位,将建综合种质资源中期库
新京报 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2024-04-23 09:29
近年,北京市围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共享利用体系和监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认真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认定、种质资源科普活动、老口味品种资源恢复利用等工作。

农业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作为种业之都,北京保存的种质资源在全国是最丰富的。记者从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获悉,目前,北京有5家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保存国家级种质资源81万份,其中国家长期库保存总量居世界第二。此外,北京还有3家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保存种质资源达到5.6万份。从全国各省份来看,北京保存的种质资源数量居首位。

 

北京市芳香蔬菜种质资源圃。受访者供图

 

地方特色资源进入资源圃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芯片”。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级育繁推企业、院校13家单位,保存资源41万份,这些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北京现代种业原始创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北京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启动得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截至目前,北京拥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国家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北京)、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北京)、国家多年生及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圃(北京)、国家桃草莓种质资源圃(北京)5家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还有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北京市百合种质资源圃、北京市芳香蔬菜种质资源圃3家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国家桃草莓种质资源圃(北京)。受访者供图

 

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有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圃,其中资源圃是保存活体种质资源的园区,也被誉为“田间的基因库”。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种质资源科王平向记者介绍,非种子的种质资源就需要资源圃来进行繁殖和保护。目前,北京有2家国家级资源圃和2家市级资源圃。单从资源圃来看,保存了6000多份资源,主要是多年生及无性繁殖蔬菜、桃、草莓、百合、芳香蔬菜等,其中不乏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

 

面向社会共享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源圃虽不像资源库具有超大保存体量的特点,但是对于保护活体种质资源却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王平表示,2021年,北京利用百合和芳香蔬菜的种质资源优势,认定了两个市级资源圃。截至目前,百合和芳香蔬菜种质资源圃共保存了2000多份种质资源。

 

资源库(圃)的建立需要依托资源优势,达到一定条件,才能够认定颁牌。除了保存繁育种质资源,保障入库(圃)名录种质资源的有效存活,资源库(圃)还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面向社会共享种质资源,为有需要的企业和单位等主体提供种质资源。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种质资源科王平。受访者供图


王平透露,“随着种质资源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北京正在研究制定相关保障政策,确保我市农业种质资源留得住、保得好、用得上。”

 

濒危资源进入资源圃保存

 

种质资源进入资源库(圃),要经过搜集、整理、鉴定、编目等工作,一旦进入资源库(圃)编目的种质资源,就需要保证存活。目前,北京市资源库(圃)的种质资源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北京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抢救性收集并保护了仅存1株的板栗濒危资源“东宫1号”,该资源已列入国家级种质资源圃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圃保存,并在资源原生境搭设了铁丝网围栏进行重点保护和观察。

 

此外,在北京地区几乎绝迹的珍稀濒危资源睡菜,经过这次资源普查也受到了保护,目前已在原生地设立保护标识,并将仅余的几株收入北京市芳香蔬菜种质资源圃加以重点保护研究。眼下,资源圃里的睡菜长势颇好。


北京市芳香蔬菜种质资源圃里生长的睡菜。受访者供图

 

将建市级综合种质资源中期库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优势,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北京市围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共享利用体系和监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认真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认定、种质资源科普活动、老口味品种资源恢复利用等工作,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目前,北京出台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实施方案、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等,组织市级保护单位开展了首次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不断整合力量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农业种质资源力量。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共搜集到了近200个老北京特色农作物品种,通过开展提纯复壮、挖掘利用老北京口味品种,在基地、合作社开展了以番茄大黄、北京秋瓜、板叶心里美、鞭杆红胡萝卜为代表的老口味蔬菜种植,达到8500亩左右。

 

王平透露,北京市还将建立市级综合种质资源中期库,在资源引进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共享利用各环节上继续发力,加大支持和投入,完善种业创新体系,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助力打造“种业之都”。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北京种子银行生长季

相关推荐
储藏容量全国最大,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建筑年内落成
北京
首批疏解高校一期各组团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开工
时事
雄安疏解高校建设,刷新“进度条”!
新京号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新华社关注!雄安承接疏解压茬推进
新京号
海关总署牵头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第一看点
首次落地中国 国际月季大会5月10日于北京门头沟开幕
北京
华北豹活动范围距京仅20公里,京冀晋修复生境廊道迎豹“回京”
北京
北京医疗机构可通过“双通道”药店实现国谈药“应开尽开”
北京
2024年全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767万公顷
时事
热门评论
189****6777
7天前
👍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