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顺义法院发布《劳务用工领域损害责任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刘倩
2024-03-29 21:43
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顺义法院共审结劳务用工领域提供劳务者受害相关案件544件。其中,近90%的案件都涉及厘清法律关系、准确认定赔偿责任主体以及准确划分各主体责任的问题。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仅有一字之差,但两种法律关系在权利、义务方面却存在千差万别,在劳务用工领域如何更好对提供劳务者生命健康权进行保护与救济?3月27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劳务用工领域损害责任纠纷的案件特点,并向社会发布《劳务用工领域损害责任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据统计,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顺义法院共审结劳务用工领域提供劳务者受害相关案件544件。其中,近90%的案件都涉及厘清法律关系、准确认定赔偿责任主体以及准确划分各主体责任的问题,此类案件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平均审结时间较长。

顺义法院指出,劳务用工领域损害责任纠纷的案件主要有两大特点:其一,招工时缔约不完备,相关责任主体互相推诿责任。其二,追求低成本、灵活用工,接受劳务方忽视安全保障义务。数据显示,顺义法院审理的此类案件中近60%提供劳务者是因设施损坏或不慎踩空从高处跌落而受伤。


为此,顺义法院在提炼总结典型案例审理思路的基础上,制作并发布《劳务用工领域损害责任法律防范指引》,为劳务用工领域双方提供参考,提示各方明确自身责任,共同维护安全用工环境。“未来,顺义法院还将利用法官工作站、普法驿站对接辖区司法所、村委会,结合送法下乡、京法巡回讲堂等平台进行线下发放。”顺义法院牛栏山法庭庭长胡泊介绍道。


《劳务用工领域损害责任法律防范指引》建议提供劳务者在提供劳务前应主动签署书面合同,明确双方主体信息、劳务内容、工资支付等关键条款,并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务并遵守操作规程。同时,提供劳务者应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中共中央发布意见,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犯罪!
新京号
北京金融法院:强化雇主责任险保障功能 保护中小微及劳动者权益
财经
法护企航,临空大讲堂再开讲
新京号
高丙芳案回溯:代理包工头借名讨薪被判虚假诉讼,二审后将申诉
时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第一看点
北京市检察院:强化办案力度,支持政府部门向损害生态环境者索赔
北京
旅行社非法组织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被罚!最高检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下班时间发病可认定工伤吗?昌平法院就工伤认定举办通报会
北京
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第一看点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