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解读长论文、自动生成知识图谱,北师大推出人工智能工具平台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03-26 06:21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推出AI工具平台解决师生在文本识别、笔录制作等方面的需求。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大高校在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同时,在高校管理及校园服务过程中,新技术也在为学生学习赋能。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推出AI工具平台解决师生在文本识别、笔录制作等方面的需求。

据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此次上新的是集教学、科研、会议于一体的AI工具平台,在上课、教研、参加科技研讨、运维服务、校际交流等多方面提供助教职能。


北京师范大学推出的AI工具平台可以在移动端和PC端使用。 图/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截图


比如“语音识别”功能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笔记的效率,即提供实时识别功能,免去了听课记录手速不够快,重听录音太花时间的问题,同时该功能也支持音频、视频多种格式文件的语音识别。

当下,不少大学生具备视频摄录、编辑的技术,该校推出的“语音合成”“字幕生成”功能,帮助文本文件生成声音并批量导出字幕。

此外,该平台在文本识别、翻译、长论文解读方面也引入了AI,这一“小助手”不仅帮助学生实现外文文件的阅读,也会根据学生需要自动生成知识图谱,助力长文的脉络梳理,给予导读、总结等帮助。AI 语音播报、AI会议助手则可为师生提供会议记录、灵感记录等帮助。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孙秋瑞介绍,AI工具平台支持学生们在移动端和PC端使用,系针对传统打字效率低、语音转录难、身份核验难等痛点,采用语音识别、声纹识别、机器翻译等引擎技术,为学校的大型会议、课程培训、日常办公、中外交流、制作笔录等提供语音转写、文字翻译、图像识别、智能会议等服务。

“该平台由我校信息网络中心负责需求整理,由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功能开发。”孙秋瑞介绍,自从平台上线后,每日约达到了100人次的使用率,目前收到的反馈不错。“这段时间正赶上学校的考研面试,需要把全过程的录音转换成文字存储,以往这类音频文件非常大,多达几十个G的量,此次平台的推出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AI幻觉”:一场人机之间的认知博弈
时事
当大学老师遭遇学生AI论文
文化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新京号
健康医疗服务行业唯一,爱康蝉联《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消费
北大位列第一,祝贺6位学者!
新京号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智源推出大模型全家桶及全栈开源技术基座新版图
科技
成功原因、应用落地、风险应对 李开复与张亚勤畅谈大模型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