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新京报 评论员 王言虎 编辑 刘倩
2024-03-15 10:12
归根结底,保护消费者权益,重在平时,天天都是“3·15”,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常态化保护,才能构筑起坚固的商业文明护城河。

又是一年3·15。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必要再次重复大卫·奥格威的那句名言:“消费者不是别人,他是你的妻儿。”


商家在市场经营中,理应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消费者,不忽悠,不欺骗,别埋坑。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


现实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愿。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28496件,同比增长15.33%。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53.03%,与2022年相比,比重上升1.58个百分点;服务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5.10%,比重下降0.48个百分点。


尽管随着法律体系的健全、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权利意识的日益觉醒,我们的消费环境与消费品质有了很大提升,但消费领域老问题不少,新问题增多,保护消费者权益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今年的新京报“3·15特别报道”中,多篇调查报道同样印证了这样的特点。既有驴肉制售造假、中药材以次充好这样的传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也有宠物团购背后的隐形消费、“擦边”的美容针这样的新问题,复杂而多变的消费环境,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不小挑战。


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是市场的天然正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民法典》《电子商务法》也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文。对消费者权益的敬畏,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石。


但在今天,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不单单是捍卫消费者群体的尊严,这更与中国经济的复苏与高质量发展休戚相关。没有一个令消费者感到安全的市场环境,就不可能有光明的经济前景。


从近两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就可以看出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经济脉动的关系。2023年的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2024年的主题是“激发消费活力”。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到“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如此种种,都指向一个事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在夯实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也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监督报道,监管部门执法处罚,都是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闭环,为经济复苏发展按下快进键。那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正是畅通经济“双循环”的堵点,必须将它们揭露曝光,实现市场公正。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意义,就是意在通过制造一种消费权益保护的氛围,号召全社会,通过持之不懈地共同努力,提升国人的消费质量,捍卫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


而从长远来看,一个成熟的商业文明,也必然是以健全的规则体系为前提的,仅仅通过3·15,无法实现这一愿景。归根结底,保护消费者权益,重在平时,天天都是3·15,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常态化保护,才能构筑起坚固的商业文明护城河。


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编辑 刘倩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言虎
新京报评论员
评论员主页
相关专题

新京报3·15特别报道

相关推荐
北京经开区消防联合京东五金城开展消防品质量实测对比
科技
外卖利润率话题“掀水花”,美团迎战即时零售大考
消费
北京到成都47元,火车票“骨折价”背后是双赢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五统一、一破除”,多部门合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财经
网约车与反垄断: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文化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中办国办:鼓励发展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物流新模式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