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去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中,“虚假宣传”居首位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2024-03-14 13:56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当前,直播带货模式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其引发的消费维权问题也持续高发。3月14日发布的《2023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主要反映了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价格误导、不文明带货、发货问题、退换货、销售违禁商品以及诱导场外交易等八方面问题。

 

《报告》由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中新经纬研究院、消费者网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通过对2023年1-12月全年的直播带货消费舆情信息相关新闻资讯进行采集、汇总、分类,从而得出了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在直播带货消费舆情中所占的大致比例以及涉及的主要问题。

 

《报告》围绕带货平台和带货主播两个维度,选取了抖音、快手、淘宝等9个电商平台,疯狂小杨哥、李佳琦、罗永浩、董宇辉等17位带货主播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根据上述平台和主播的关键词,采集2023年1-12月国内直播带货消费的新闻资讯舆情数据共计31229条,并按照情感类型划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三类。其中,“正面舆情”占比8.89%;“中性舆情”占比75.44%,“负面舆情”占比15.67%。

 

在对2023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涉及虚假宣传问题的舆情数据最多,占比达到了38.97%,排名首位;其次是产品质量问题,占比为34.59%,位列第二;第三是价格误导问题,占比为13.24%。

 

对比2022年舆情数据发现,2023年有关虚假宣传问题的维权舆情有所提升,由2022年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占比由2022年的37.82%提升到38.97%;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维权舆情大幅下降,位居第二,占比由2022年的45.75%下降到34.59%;此外,价格误导维权舆情占比大幅提升,由2022年的5.08%上升为13.24%。其他问题则保持相对平稳。其中,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问题占比均超过三成,说明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仍然是直播带货的主要问题,但也能看出产品质量问题有了一定改善。

 

编辑 陈静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明确门店主责,上海整治老年保健品私域直播乱象
时事
从养生课到收割局,私域直播是时候告别野蛮生长了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嘉宾共议:食安治理如何破解新挑战?丨聚焦新京报食安研讨会
消费
全国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开出!
新京号
“双节”前三日上海市监局接投诉举报超万件,涉及月饼196件
财经
“榴莲月饼没榴莲”不是“老婆饼里没老婆”| 新京报快评
观点
陈音江:直播间存普通食品虚假宣传乱象,相关法律定性需明确
消费
免费直播课程暗藏玄机:一场“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
北京
医学生力荐、明星同款?“黑科技”网红跨境减肥产品隐患多
消费
零成本、高收入、保就业、中大奖…起底免费AI课程的套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免费直播AI课程虚假宣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