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今天,北京市气候中心公布了2023年北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从春季到冬季共8件。总体来看,过去一年,北京的“冷”和“热”都很极端,沙尘频现、出现罕见暴雨洪涝灾害。其中,“2023年北京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12月中下旬北京创下1951年来12月最长连续低温纪录”等入选。
2023年,北京的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最高。北京市气候中心介绍,2023年北京市年平均气温为12.7℃,较常年偏高0.9℃,打破2014年12.6℃的纪录,为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
过去一年,北京春季强沙尘天气频繁出现。2023年春季北京观象台沙尘日数为12天,比常年异常偏多,是常年的2.4倍,为2007年以来最多。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3月(4天)和4月(7天),共出现2次沙尘暴天气,分别出现在3月22日和4月11日。
2023年4月11日,北京市南四环十八里店南桥,交通显示屏提示大风、沙尘暴黄色预警,合理安排出行。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去年夏季高温日数为历史最多。据统计,全市出现6次持续高温天气过程(日最高气温≥35℃)。北京观象台高温日数为34天,比常年偏多2.4倍,为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2023年7月8日,北京当天最高气温达37℃,一名游客“全副武装”遮阳防晒。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杜苏芮”北上发威引发北京罕见暴雨洪涝。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去年7月29日20时-8月2日7时北京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过程,全市有86站(占比12.7%)降雨量超过600毫米,为北京有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
2023年7月31日,卢沟桥南路被淹,男子在积水中骑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去年6-7月阶段性气象干旱严重,7月下旬“旱-涝”急转。在前期少雨以及持续高温天气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地区6-7月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大部地区达到重旱,局部达到特旱。“23·7”极端强降雨而使得旱涝急转,气象干旱得到解除。
2023年7月26日,延庆区永宁镇西关村,文化守护者“戏楼灯笼”传承人时金亮在家中院子里的玉米地说:“今年一直干旱,玉米长得很不好。”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去年9-10月气温偏暖明显。2023年9-10月平均气温为17.3℃,比常年偏暖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暖,尤其10月下旬平均气温为13.1℃,比常年偏高3.5℃,为历史同期最高。20个国家级气象站中15个台站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2023年12月中旬出现暴雪天气。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北京地区12月10-11日和13-15日接连出现中至大雪和大到暴雪天气、累积降雪量达到13.7毫米,远超12月中旬常年值(0.8)毫米。20个国家级气象站中,14个站达暴雪级别,8站突破建站以来12月累积降雪量历史极值,佛爷顶站降雪量最大,为18.3毫米。
2023年12月14日,大兴区天宫院,车辆在积雪道路上缓慢前行。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2023年12月中下旬,北京创下1951年以来12月最长连续低温纪录。北京观象台从12月11日0时开始,最高气温低于冰点,直到12月24日12时,持续0℃以下的低温累计已经超过了300个小时,这是继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在12月期间北京最长连续低温(1966年12月21日至30日北京有过10天持续低于0℃)。20个国家级气象站中大兴站、通州站、汤河口站、上旬子站、佛爷顶站共5站极端最低气温突破建站以来12月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海淀站、丰台站、大兴站、房山站和门头沟站5站低温(日最低气温≤-10℃)日数突破建站以来12月历史极值。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