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技海啸”下,北京多所中小学用“科学第一课”迎接新学期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4-02-26 15:04
典礼上,学生们纷纷写下对新学期的寄语和期待。

在人工智能带来“科技海啸”的当下,中学生应如何学习?科学家精神对未来的学习带来哪些启示?2月2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一中新学期开学典礼以“赓续科学家精神 奋楫笃行启新篇”为主题,邀请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原教学科研副校长周建设给全体学生带来了“科学第一课”,引导学生们以更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启新的学期。


学生们集体写下新学期目标与愿景


开学典礼上,北京市第十一中校长王萌介绍了过去一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依托创新发展学院和各类高端社团,不断探索多元化、宽领域的人才培养路径。


“我们竭尽全力为每一个十一中的孩子点亮属于他的那盏灯,陪伴他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王萌介绍,放寒假前,该校一名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五名教师获评北京市骨干教师,这一消息激励师生们在新学年继续奋进。“没有科学家精神铸就起科技脊梁,就难以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王萌也道出了此次开学典礼的核心主题。


开学典礼上,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学生写下新学期寄语。 受访者供图


为锤炼学生的科学家品格与精神,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成立了创新发展学院,围绕“人工智能、人文经济、生化、航天”四大领域,在多学段开设领域课程,为学生长远与个性化发展开辟赛道。典礼现场,创新发展学院执行院长秦亚平激励同学们在新学期,赓续科学家精神。


新学期书写新愿景是不少学校在开学典礼上的压轴环节,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也在开学典礼的最后让学生们集体写下心愿。“我的目标是加强体育锻炼,应对即将到来的体育小中考”“我希望在未来的竞赛中冲击一等奖”“我要以稳定从容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学生们纷纷写下寄语激励自己。


多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开学第一课  


周建设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们带来“开学第一课”。他表示,科学家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创新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包括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实验精神、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弘场科学家精神,应当树立科学责任和敬畏科学意识;关注科学前沿动态,学好教学规划的系统性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广泛阅读和调研,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技创新,不断总结实验结果,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成就。


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给学生讲述开学第一课。 受访者供图


“听到周教授提到立信念、深质疑、实基础、广阅读、重实践、善总结的科学家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也正一步步的历练着,也更加坚定了我前进的力量。”高一八班学生张俊杰告诉记者,自己从初中起便酷爱化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并参与相应的竞赛,化学竞赛入门课本是大学教材中的普通化学原理和基础有机化学,两本书一共一千七百多页,学习的过程可谓累并快乐着,“我相信这些努力终将变为未来服务国家的能力。”


新京报记者获悉,开学首日,北京市不少中小学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开学第一课”。


其中,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的开学典礼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带来“开学第一课”;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则邀请中国社科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邓永标讲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开学第一课。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环保开学第一课 | 当开学季“撞上”绿水青山 这届“生态第一课”有点潮!
新京号
“哪吒”进校园、科学副校长开讲,北京百万中小学生迎新学期
教育
北京东城十余万师生迎来新学期,多位人工智能专家讲授开学第一课
教育
万物含新意 笑迎新征程 | 东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典礼
新京号
从风火轮到人类太空探索,航空航天科学家走进北京丰台11校宣讲
教育
新闻8点见丨周末打虎!王中和被查;重庆燃气回应收费异常问题
时事
与“哪吒”合影、校长解读“魔童”成长故事,北京开启春季新学期
教育
开学日多位科学副校长上任,通州区将实现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
教育
新闻8点见丨“小哪吒们”开学啦;自律赢40万?不是挑战是圈套
时事
“科创+科普”两翼齐飞,点燃创新引擎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