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26特别策划丨程永茂:修箭扣七年,将“最小干预”用到极致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景如月 浦峰 编辑 刘梦婕
2024-02-25 17:54
对于长城,程永茂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他都再熟悉不过。他说,“我的使命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一名长城工匠。”


箭扣长城抢险修缮专家程永茂。新京报记者 景如月 摄


人物档案:程永茂

长城守护人

北京市怀柔区文物管理所技术指导专家、兴隆门瓦作第十六代传人


程永茂是土生土长的怀柔人,修缮长城已经20年了,足迹遍及黄花城、慕田峪、鹞子峪、青龙峡、箭扣等。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他,依然奋战在长城修缮第一线。


2024年1月,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附近的冬雪还未消融。村子四面环山,一条“苍龙”在山脊上蜿蜒起伏,那是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箭扣长城。

 

程永茂头戴红色安全帽,手拿登山杖,背着双肩包,朝山上走去。通往山上的路覆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加上坡度较大,极易发生打滑。没有石阶,没有护栏,只能顺着前人留下的隐约足迹,借助手中的拐杖和两边光秃秃的树枝,小心翼翼往上爬。

 

这样的路况对程永茂来说,已是稀松平常。只见他健步如飞,不一会儿就领先一大截,时而在拐角处停下,等一等身后的年轻人。身为怀柔区文物管理所技术指导专家,他每周都要去长城上走一走。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他反复摩挲,再熟悉不过。

 

修缮长城20年,长度达两万米

 

程永茂1956年出生于怀柔农村,1973年开始当瓦匠学徒。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逐渐走上文物建筑保护传承之路。

 

1991年从事古建施工以来,他先后完成红桥市场屋顶、协和医院屋顶、鲁迅故居修缮等重点工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古建瓦作高级营造师。

 

尽管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听爷爷讲蔡凯将军修长城的故事,但他从未亲自登上过长城。直到2004年接手黄花城长城修缮项目,程永茂才第一次真正登上长城。“到了长城,感觉太震撼了,几百斤的大石条,无法想象先人是怎么运上来的。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永茂的工作室里,张贴着明长城怀柔黄花路边关图、怀柔区明长城已修缮段总平面图、明长城箭扣段总平面图。对每一段长城的位置、长度,程永茂都如数家珍。从事长城修缮的20年里,他先后主持了黄花城、慕田峪、鹞子峪、河防口、青龙峡、箭扣等十多项长城抢险修复工程。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曾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殷切希望:“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十年来,北京不断加大对长城的保护修缮力度,启动包括箭扣长城在内的多项重点修缮工程。

 

“怀柔长城约65公里,目前修缮长度达两万米。”程永茂说,“2019年至2023年,北京市启动了6个郊区长城的抢险修缮项目,用‘急诊救命’的形式,对坍塌的单体敌楼进行抢险加固。五年来,怀柔区已经完成了16个敌楼的抢险加固。”


2024年1月12日,程永茂在箭扣长城。新京报记者 景如月 摄


修箭扣,克服用水难、运料难、施工难

 

让程永茂在公众面前“崭露头角”的,是北京2016年启动的箭扣长城修缮工程。

 

箭扣长城位于怀柔区西北的八道河乡境内,海拔1141米,建于险峰断崖之上,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全长约10公里。作为万里长城中的最险段之一,这里向来是长城摄影中出镜率最高的一段,在驴友心中拥有极高地位。

 

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长城出现墙体坍塌严重、墙心裸露等问题。2016年,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启动。当时,如何修长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箭扣长城中的“鹰飞倒仰”段,坡度接近80度,每一级台阶只有几指宽,还全都是即将脱落的搓脚石。这段长城的修缮,对程永茂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2019年4月,修缮中的箭扣长城“鹰飞倒仰”段。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鹰飞倒仰”段坍塌的墙面长度达40多米,几百斤重的石条滚落至几百米深的沟底。人搬不动,骡子也拽不动,程永茂只好让工人们用卷扬机拖拽,拉个六七次才能将这些石条归位。

 

凭借执着的敬业精神,程永茂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修缮后的“鹰飞倒仰”,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修缮的痕迹,保留了古长城的原貌,但踩上台阶又感觉扎扎实实,不用再担心城砖脱落了。“经过修缮的这一段长城保护得更好、更安全了,再没出现过事故。”程永茂说。

 

循着一期修缮经验,程永茂和团队接连完成了二期、三期、四期箭扣长城修缮工程,涉及5004米长城墙体、27个敌楼,约占箭扣长城总长度的一半。

 

“长城修缮主要面临‘三难’:用水难、运料难和施工难。”程永茂说,用水难指的是施工需要用水和灰,而长城建在缺水地带,只能用高山压力泵从村子的深井里抽水。“每个泵的扬程极限是140米左右,假如长城距水源的海拔高度是600米,要经过三四级水泵才能顺利把水送上去。”

 

运料难是因为修长城用的材料没办法用车直接运上去,“能用车运一步的就用车,车走不了的地方,就用骡子驮。等骡子把材料驮到长城脚下的临时放料点,再由工人用肩扛,把材料分送到各个工作面。”程永茂说,“人工是最辛苦的一件事。对普通人来说,空手上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在长城上负重攀爬,每次背70多斤的砖,对体力和意志力的要求非常高。”


运料是长城修缮的一大难点。车走不了的地方,需要通过骡子将材料运上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外,修长城需要在悬崖峭壁、起伏不定的山坡上作业,对瓦匠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极其依靠天赋。”程永茂介绍,经过十几年反复选拔,一些出生在河北滦平等山区,能吃苦、有长城修缮经验的工人留了下来,再把身边手艺好的工匠介绍进来,目前,怀柔区已组成了一支专业的长城修缮队伍。

 

总结“五随”工法,重现长城沧桑之美

 

箭扣长城修缮过程中,北京不断探索“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现状”原则的极限。

 

排水是长城修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程永茂告诉记者,箭扣长城一期修缮工程中,因地面损坏严重,要求修缮时新砖添加率为20%至30%。相比一期修缮工程,二期减少了新料的使用,比如,在垛墙施工时把新砖放在背面,地面尽量用旧砖,实在没有旧砖,汇水面用些新砖,这体现了长城修缮理念的提升。

 

“到了三期、四期,‘最小干预’的理念被运用到极致。”程永茂说,清理碎砖的面积大大减少,如四米宽的城墙,只清理一米,保证排水顺畅及管护人员安全即可。砖的补配要拿出“绣花精神”,有时用四五块旧砖拼成一块大方砖,做到“少添新砖”。


2019年4月,工人在用旧城砖铺设地面。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遗址长城不像长城景区,长城景区墙的高度至少要砌到一米以上,以保护游客安全为主。遗址长城的保护原则是在现有情况下,延长长城的寿命,让长城的古朴沧桑之感真实地延续下去。

 

程永茂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一套“五随”工法,即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

 

“长城随着地形起伏而变化,在修缮中,每个点位都要按照原来的曲线和坡度来做。处理顶面时,要把自然损坏的残状做出来,不要把砖砌得方方正正。”程永茂说,“‘五随’缺一不可,只有全部做到位,才能重现长城的沧桑之美。”

 

“对长城痴迷也是一种幸福”

 

长城沿线涉及15个省(区、市),怎么修要有一个示范性案例。在程永茂看来,箭扣长城长达七年的修缮,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将来其他地区的长城,也可以借鉴箭扣长城的修缮成果进行统一保护。

 

2020年,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依托箭扣长城修缮工作基础,打造国内外长城维修保护经验的交流平台、成果展示窗口。

 

多期培训班在这里开展,来自长城沿线的管理人员、工匠一起学习交流。课堂上,程永茂向他们讲述长城的历史文化、怀柔丰富的长城资源,展示“五随”工法。“之前大家对砖石制长城修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通过交流,把箭扣长城的修缮经验带到其他省份,效果非常好。”

 

2021年,以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挂牌成立为契机,北京长城修缮从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选取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和怀柔区箭扣长城为试点,以考古发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力争总结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北京经验。

 

“箭扣长城研究性修缮长度为429米,含5座敌台。研究性修缮的一大特点是前期考古的介入,研究病害源到底是什么,根据不同病害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注重环境风貌的整体保护,对于边墙上的植被,不威胁长城本体安全的,予以保留。”程永茂说。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关于遗产保护状况报告的决议中,箭扣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获得高度评价。程永茂也先后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第二届中国建造匠心人物奖、怀柔区技术能手、“2023北京榜样”称号等。


2022年8月20日,无人机拍摄的北京市怀柔区箭扣段长城景观。图/IC photo


如今,站在箭扣长城上眺望,远处的山峦和城市笼罩着一层薄雾,近处是险峰交叠,有种惊心动魄的美。程永茂指着远处最高的一座敌楼说道:“那就是今年将要启动的箭扣五期修缮工程,它不是箭扣长城中最险的一段,却是离村子最远、海拔最高的一段,长度为915米,包含6座敌台。从村庄走到长城上,要花两个小时。”

 

因为对长城爱得深沉,将近古稀之年的程永茂依然奋战在长城修缮第一线。这几年,他还自学了CAD电脑绘图,为的是更好地开展长城修缮工作。有人这样评价他,老程对长城已经痴迷了,离不开,舍不得,也放不下。程永茂说,“痴迷也是一种幸福,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一名长城工匠。”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景如月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十年·我们的故事

十年答卷·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十周年特别报道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