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年多家创新医药企业赴港IPO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4-02-19 13:47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刚刚过去的2023年,A股和港股IPO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数量下滑。在A股IPO阶段性收紧之下,赴港IPO成为不少生物医药企业缓解资金紧张的选择之一。今年以来,已有同源康医药、九源基因、太美医疗等多家国内医药企业赴港IPO。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共有13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合计募集资金总额107亿港元。虽然数量上相比上一年大幅下滑43%,募资金额却同比上涨5%。今年以来,又有多家医药企业递表港交所,冲刺港股IPO。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递交港股IPO招股说明书的13家企业中,有5家为生物医药企业。


其中,身负对赌协议、累计亏损超8亿元的同源康医药于1月26日递表港交所,冲刺港股IPO。


同源康医药研发管线中有11款候选药物,包括2个低风险产品、5款创新临床产品,4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产品,涉及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个癌种。其中,核心产品TY-9591进展最快,于今年1月提交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三期临床试验申请。


尚无产品上市的同源康医药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分别为3.12亿元、2.66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同源康医药累计亏损额已达8.92亿元,净负债额约7.67亿元。


此前,同源康医药已获得6轮融资。根据对赌协议,投资者拥有的赎回权在同源康医药递交招股书的前一日起失效;同源康医药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日期起14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投资者拥有的赎回权将自动恢复。一旦回购条款出发,以同源康医药的资金状况,无力支付回扣款,或将面临破产的尴尬局面。


1月22日,九源基因也递表港交所。该公司专注于骨科、代谢疾病、肿瘤及血液四大治疗领域,共有8款产品获批上市,还有超10款产品在研发。华东医药通过中美华东持有九源基因股权,是九源基因单一最大股东。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九源基因实现营收分别为13.07亿元、11.25亿元、10.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5986.7万元、1.11亿元。不过,九源基因旗下的上市产品也面临着集采风危机,急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其研发管线中,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物乘着去年的“减肥药”之风而备受关注。


除上述两家企业外,开发肿瘤创新药的华昊中天生物、“人用疫苗”创新企业康乐卫士、生命科学研发和营销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货商太美医疗、陆道培医疗集团、科大讯飞旗下讯飞医疗等多家企业也在今年递表港交所,冲刺港股IPO,其中不乏已在A股成功上市的企业。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半年募资超22亿元,亚盛医药“力保”核心产品商业化进程
消费
从“融资窗口”到“价值枢纽” 港交所重夺全球IPO冠军
财经
港股“上市热”半年报:涌入43家公司,港交所融资额登顶全球
财经
创新国际赴港上市正常推进,招股书有望近期更新
企业资讯
安井食品港股挂牌首日破发,上市议案曾遭六成中小股东反对
消费
岸迈生物赴港IPO:无产品上市,全球授权合作总额超21亿美元
消费
普华永道:2025年港股有望迎近四年来最活跃的新股市场
财经
泰德医药招股结束,预计6月30日港股上市
消费
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离职,近期多家跨国药企在华高管变动
消费
基金半年成绩单出炉:最高赚超80% 北交所、医药基金成赢家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