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读报告丨“新质生产力”北京有底气
新京报 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2024-01-21 16:58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一经出现,就引发了不少的关注,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优势?这一次出现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哪些新信号?新京报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的,他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与潜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认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已建成相对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赖于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北京还出台一批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空天技术等未来产业初具规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可靠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改革红利”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研发动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突破26万件,占全市企业的68.7%,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上,有望探索“高精尖”的中关村范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认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多方面有利因素,应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很有意义的,将提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原来依靠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制造,未来主要靠的不是规模,也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用颠覆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来赚钱。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计划报告对北京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详细的描述,计划报告提到,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布局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做优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出台第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量子、类人机器人、商业航天、6G等未来产业发展。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北京篇

专题丨聚焦2024北京两会

相关推荐
2025年第三期市管退休干部理论学习班成功举办
新京号
2025投资亦庄高质量发展主题推介会在服贸会成功举办
北京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这场活动在雄安举办
新京号
面子“减负”,人情“增温”!高桥街道为文明“加分”
新京号
500余场!9月5日在芜湖松鼠小镇开启
新京号
阅兵式上这些战机,是怎么做到“隐身”的?
新京号
怀柔夜话丨为怀柔统计局队自主研发使用本地化AI工具做法点赞
新京号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审议执法检查报告、专项工作报告等
第一看点
“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走进顺义——
新京号
科学嘉年华吸引数千名市民参与,全国科普月海淀区主场活动举行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