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家统计局:今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2024-01-17 15:0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月17日,国新办进行经济数据例行发布。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去年我国全力稳住了就业大局,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今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但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就业优先,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2023年,调查失业率下降,新增就业继续增加。分季度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度平均值分别是5.4%、5.2%、5.2%、5.0%,就业逐步改善的态势比较明显。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1180万人,同比多增35万人。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保障有力。一系列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落地生效,就业困难群体分类帮扶成效凸显,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保障。2023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是4.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1-11月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6万人。脱贫人员就业规模稳中有增。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作用,深入开展重点帮扶县和异地扶贫搬迁专项帮扶,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增长,到2023年11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是3294万人,超过3000万的目标任务。


康义表示,今年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2024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这将为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将大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也为寻找工作的人们提供了更多就业空间。同时,产业结构升级扩充就业容量。相比于其他产业,劳动密集度较高的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优势明显。去年以来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在GDP中的占比也在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餐饮、交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就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展望今年,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也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丨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

相关推荐
主要指标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时事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几个判断,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
时事
4月国内物价数据维持低位运行,核心CPI涨幅稳定体现经济韧性
财经
5月国内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政策仍需加码推动物价水平合理
财经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经济运行有所回稳经营活动平稳扩张
财经
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小幅回升,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财经
国家统计局解读:美加征关税背景下,我国外贸如何应对?
时事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显示宏观经济运行有所波动
财经
原料奶产量7年来首降,奶价拐点或在下半年出现
消费
北京经济“首季报”出炉,哪些因素撑起良好开局?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