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去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唐峥
2024-01-17 12:17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月17日,国新办进行经济数据例行发布,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发布了2023年经济年报。从数据看,去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3、1.5、-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2.5%、28.9%、-11.4%。


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2、1.2、-0.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0%、23.1%、-3.1%。


康义介绍,2023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了新进展,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释放强大内需市场潜力,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明显增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我国在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素流动也趋于活跃,产销衔接状况也在逐步好转。四季度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的水平。全年营业性货运量增长了8.2%,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66.5%。


其次,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了正增长。横向比,要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总体稳定。2023年,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0.6%,一般贸易、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都有所提高。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循环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了2.8%。


三是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2023年,农产品进口额比上年增长了5%,消费品增长了1.2%,能源产品进口增长了27.2%。产业体系健全,生产能力稳定的优势也得到了发挥,出口促稳提质带来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整体好转提供了助力。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9%。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

 

编辑 唐峥

校对 朱名恬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丨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

相关推荐
过去4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6.2%
北京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好于预期、“稳”字当前
时事
上半年消费成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 下半年积极态势延续
财经
朱光耀、刘元春同台解读对外开放、政策加力 下半年经济怎么走?
财经
解码长三角|安徽汽车产量反超广东登顶 浙皖机器人产量近翻倍
财经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
第一看点
国产户外品牌们不想再做平替,正在疯狂涨价抛弃“穷鬼”
新京号
姜照:积极发挥数字平台作用,推动生活服务消费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财经
汇总丨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时事
经济学范式的四次“转换”和“综合”|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