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以岭药业:勇担责任,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2023-12-28 17:11

12月28日,新京报发布“标杆2023”年度品牌企业名单,以岭药业获评新京报年度责任贡献力品牌。

ESG是兼顾经济效益、环境与社会影响和公司治理的企业评价体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加速绿色转型期内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作为国内中医药行业代表企业,以岭药业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大力研发中医药的同时,不断升级产业链条,践行ESG理念,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与此同时,以岭药业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催生中药转化新模式,引领中医药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创新模式


以岭药业在涉县建立了十万亩连翘种植基地。


作为中国整体规模排名靠前的中药企业,以岭药业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今年4月发布的《2022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显示,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升级产业链条,以岭药业已经建设一批符合国际高标准的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并打造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

以“连翘”为例,这是连花清瘟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以岭药业推动连翘在太行山产业带的发展,建立邯郸市涉县、武安市,石家庄市井陉县三大基地,连翘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从源头保障中药材的质量。


其中,涉县连翘种植基地是以岭药业连翘种植最成熟的基地之一,以岭药业于2012年在涉县偏城镇承包10万亩荒山荒坡用于连翘种植,覆盖桑栈村等20余个行政村。种植、管理连翘全部雇用当地村民,保证工资发放,待种植连翘挂果后,采取雇用村民采摘和定价回收两种方式进行连翘收购,当地村民将获得长期收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专业的技术管理,使以岭药业不仅从源头控制药材质量,给当地百姓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还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人员。

除自建基地,以岭药业还与各药材道地产区的经营商、种植大户等进行合作,建立定制药园,如甘肃陇南的大黄、广东湛江的广藿香、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麻黄、四川绵阳的泽泻等以公司+供应商(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形式共建药材基地,推动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高药材质量,带动农民增收。

以岭药业供应中心中药材部总监吴相周介绍,“通过自建、共建的方式,公司已建立50余个基地,涉及品种30个,覆盖全国18个省区,不仅保证了生产药品所需的中药材质量,也带动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受益人数近50万。”

近年来,以岭药业还不断加大对濒危药材的保护力度,进行甘松、红景天、全蝎、赤芍等濒危药材基地建设,建立野生资源增殖抚育区,开展推动人工种养殖的研究。

环保理念贯穿于药品研发生产全过程

以岭药业打造了一个花园式的现代化医药产业园。


以岭药业打造出一个花园式的现代化医药产业园。在河北石家庄,占地830多亩的以岭医药产业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药香和花香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景色。以岭药业在建设初期就建立起几乎覆盖整个厂区的雨水回收系统与中水系统水循环体系,前者可回收整个厂区约3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雨水,后者可提供园区景观用水及冲厕用水,一年可节约10万吨水,真正实现节能、环保。

在以岭药业神农百草园内,种植有银杏、金银花、连翘、百合、女贞子、杜仲、菊花、牡丹、芍药等上百种药用植物,其中还设置健康步道,漫步走一走,延年又益寿,这里也成为工业旅游网红打卡地。

中药药渣的处理和再利用是中药产业的共性问题,以岭药业每年产生30000吨中药废渣,并花费大量资金对其进行处理。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岭药业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实施“生产基地中药渣综合利用项目”,中药废渣经发酵处理可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经加工可成为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通过沼气锅炉每年能产1.5万吨蒸汽用于药业生产,相当于每年节省2000吨煤。药渣制沼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硫黄,运用湿法脱硫技术回收硫黄,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获得新增收益。

以岭药业还建设安装了“光伏发电站”和“太阳能集热系统”,在车间的房顶全部安装太阳能,用来补充热水,厂区的路灯全部安装太阳能灯。此外,以岭药业还建设余热重回收热水项目,采用工艺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回收利用药液沸腾产生的蒸汽;建设能源计量系统,优化生产全过程;建设动力能源优化系统,可节约能源达到10%;更在提取车间设计安装两座酒精回收塔、两套酒精尾气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约酒精达1000吨。

正是贯穿于厂区建设、药品研发生产全过程的环保理念,使产业园实现环保、节能、减排、节水的绿色生产,走出一条“科技+绿色”的循环经济之路。2017年,以岭药业就被评选为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019年还荣获“十大绿色创新企业”。

络病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临床研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好的发展理念,企业也需要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

以岭药业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相继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其中,《络病学》成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在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课。

以络病理论体系为核心,以岭药业创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创新中药转化新模式,“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代关于络病的散在论述基础上,以岭药业研究团队厘清概念,分析整理,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开展络病学研究,使络病理论逐渐成为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具有指导现代疾病治疗价值的系统理论。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评价说:“络病理论是继《内经》奠定络病理论基础、张仲景首创通络方、叶天士丰富发展络病方药之后,络病学术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今年10月,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全国124家医院参与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影响因子120.7分)刊出。研究结果显示,在指南推荐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天和1年的临床预后,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研究参与者、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表示,该研究是高标准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过程严谨,结果证实通心络安全有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截至目前,基于络病理论,以岭药业已研发上市14个创新专利新药,公司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八子补肾胶囊、连花清咳片等6个创新专利中药累计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注册批文并上市销售,中医药硕果全球遍地开花。

文/张秀兰 图/企业提供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标杆2023丨新京报年度品牌

相关推荐
重磅!任仲平来了
新京号
以岭药业绿色创新融合生产实践,全面助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企业资讯
以岭药业惊艳亮相2025乌镇健康大会!带来多项重磅发布
企业资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北京大学冰川文化节系列活动在首个“世界冰川日”之际举行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