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文化宝库”建成记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薛珺 编辑 白爽
2023-12-27 10:09
元旦前三大文化建筑开放面积将达到80%,春节前将达到近90%。

历经1400多个日夜的建设,12月27日下午,一组瑰丽的文化建筑群将正式向公众敞开大门。它们就是备受瞩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与北京市委市政府隔大运河相望。项目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配套共享设施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与城市绿心一道成为副中心蓝图中的点睛之笔。


目前,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三家运营单位——国家大剧院、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已做好准备,元旦前三大文化建筑开放面积将达到80%,春节前将达到近90%,明年上半年除图书馆的个别区域外将实现全部开放。


12月25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从左到右)。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1400多个日夜,“森林中的建筑”亮相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过程中,北京市组织开展了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参与征集的12家联合体团队在城市绿心多方案、多理念的比选中,逐步确定了生态化低密度开发的模式,达成了打造城市绿肺的共识。

 

经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城市绿心定位为展示生态文明和彰显东方智慧的市民活力中心,规划对原东方化工厂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实现森林入城,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园,并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单一生态公园或郊野公园的做法,在生态本底的基础上融入复合化、街区化的城市功能,结合市民文化休闲需求,在绿树掩映中高水平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此规划方案纳入副中心控规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

 

2018年9月,“城市绿心”整体开工。2019年10月28日,三大文化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正式开工。自规划建设之初,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要求。

 

北投集团统筹北京建工、中铁建工、北京城建等建设单位,按照“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期零延误、环保零超标、投资零超概、廉洁零风险”的总体目标推进项目建设,屡次刷新“副中心速度”和“副中心质量”。2020年年底,三大文化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冲出“地平线”;2021年6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2月实现外立面亮相;2023年12月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和各项验收……历经140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公共文化设施建筑群呈现在大家面前。


12月25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清洁,准备迎接开馆。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建筑杰作,定格运河图景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是建筑上的杰作。

 

三大文化建筑的设计方案均通过国际征集产生,并由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团队携手完成。设计灵感来源于运河文化元素,先锋艺术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以建筑的形式永久定格,并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其中,北京艺术中心又名“文化粮仓”,创意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中国传统的“赤印”意象和新型公共空间设计完美结合,超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馆内两座“书山”宏大绵延,打造“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的阅读雅韵。大运河博物馆又名“运河之舟”,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

 

三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攻克了多项行业领域技术难题。北投集团与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形成合力,实现了三大文化建筑的完美收官亮相。今年5月,三大文化建筑项目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11月,剧院项目从来自35个国家的300多个顶级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Autodesk(欧特克)设计与制造大奖”。


12月25日,北京艺术中心,装潢雅致的音乐厅。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文化宝库,现代文明“碰撞”运河文化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也是文化的宝库。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现代文明与运河文化在此碰撞,成为展示中华文化自信、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窗口和新动力源。

 

三大文化建筑中,北京艺术中心体量与西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本址相当,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多功能厅和室外剧场,将吸引世界一流的优秀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

 

城市图书馆藏书能力达800万册,设有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4个特色资源主题馆,以及元宇宙图书馆、文化交流区等多元服务空间,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体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首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最专业的视听艺术馆。

 

大运河博物馆上展文物约6000件,将与首都博物馆一东一西配合诠释好“都”与“城”的关系。首都博物馆以“都”为核心,聚焦北京建都史;大运河博物馆则以“城”为核心,将北京城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大运河文化有机结合,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北京故事。

 

三大建筑项目区域内还有底蕴深厚的历史遗存,在项目施工中,一部分运河故道遗址、小圣庙遗址重见天日。在三大建筑中,市民可透过脚下的透明栈道看到这些古老遗存,深入了解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文化。


12月25日,北京城市图书馆的阅读空间。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副中心崭新地标,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三大文化建筑同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和副中心的崭新地标。

 

2014年2月26日,党中央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4年2月26日将迎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收官亮相恰逢其时,是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堪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将提升和改善北京东部地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地区的城市文化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围绕环球影城、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三庙一塔”景区、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副中心文旅资源的联动发展,将大力发展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文旅相关产业,扩大优质消费供给,盘活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旅游路线,推动形成疏朗有致的文旅产业格局。

 

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等文化设施都凭借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地标性建筑,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造型新颖醒目,具有鲜明的标识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出大运河北首千年之城拔地而起的勃勃之姿,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崭新地标。

 

古诗有云,一枝塔影认通州。如果说,燃灯佛舍利塔代表着通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那么拔地而起的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则代表着副中心这座未来之城的新成就。

 

三大文化建筑贯彻新发展理念,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成了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和滞蓄消纳的“海绵城市”系统,运用元宇宙、云端互联、4D观影等新技术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体验,通过24小时阅览室、少儿空间、无障碍设施等细节设计为市民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体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围绕绿色科技人文的创新运用。

 

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打破了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实现了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模式创新,并建设“没有围墙的建筑”,实现开放共享,市民可以在共享设施里就餐、停车、乘坐地铁、购物、观影,体验多样化的文化休闲娱乐生活。

 

胡九龙说,城市绿心及三大文化建筑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文明带”和“创新发展轴”一带一轴交会的特殊功能节点,“副中心将这样最宝贵的核心区域留给市民,建设‘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建筑’,彰显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发展丰硕成果的坚定决心。”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自开园至今已累计接待服务游客近870万人次,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未来,三大文化建筑与城市绿心融为一体,市民徜徉于城市绿心自然之美,欣赏建筑之美、感受文化之美。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新地标开门迎客 北京城市副中心3大文化建筑正式开放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

相关推荐
京西古道、运河风情,北京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线路
北京
六环高线公园预计2029年5月整体亮相,规划体育场地58处
北京
“运河上的通州”多个文旅品牌活动发布,含“大运长歌”光影秀等
北京
北京春季书市明日开幕,各展区有何特色?记者提前探访
北京
奥运中心区花园式片区今年开建,朝阳区一批绿道、公园即将亮相
北京
北京市担任第五届消博会主宾省,主题推介活动展现合作新机遇
北京
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资源落地,交通枢纽高效辐射京津冀
北京
北京市发改委:正研究编制促进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
朝阳区发布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八项新政,最高奖励资金300万元
北京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