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河北沧州优质品牌农产品进京推介,现场累计签约12.5亿元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2023-12-08 21:10
黄骅旱碱麦成为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第四个区域公用品牌。

既有番茄、甜瓜、圆茄、韭菜等沧州时蔬,又有黄骅旱碱麦面花、挂面等特色农产品,12月8日,“黄骅旱碱麦·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会在北京新发地举办。本次活动设置了品牌发布、巡展品鉴、产品展销、产销对接等多个环节,共有12个项目达成长期产销合作,累计签约额达12.5亿元。


12月8日,“黄骅旱碱麦·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会在北京新发地举办,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采购。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沧州已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菜篮子”


8日上午,在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沧州优质农产品进行展销推介。展示区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色沧州时蔬,一旁的面案子上,参展商忙着现烤小烧饼、煮挂面,方便北京市民品尝。桌上摆放着小鱼、沧州铁狮子等造型的面花,活灵活现,空气中弥漫着旱碱麦独有的香气,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采购。


现场展示了旱碱麦制成的各种造型的面花。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河北省沧州市在现场发布了“黄骅旱碱麦·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黄骅旱碱麦成为继黄骅冬枣、黄骅梭子蟹、黄骅水产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第四个区域公用品牌。


黄骅旱碱麦成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第四个区域公用品牌,图为现场展示的各种面食。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据渤海新区黄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骅种植旱碱麦有超过2600年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红秃头”为主,但由于土地低洼、盐碱,产量仅有50公斤。多年来,农技人员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重点环节,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唤醒了沉睡的盐碱地,耕地面积从1980年的77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40多万亩,把黄骅旱碱麦种出了品牌。


由于黄骅旱碱麦属旱作小麦,生长主要依靠天然降水,雨养旱作品质更天然。从品种上看,经过几十年的选种与改良,自主选育种植的“捷麦19”“捷麦20”等本土品种,已经成为自己的“种子芯片”,种植出的小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有着出粉率高、韧性强的特性,蒸出来的馒头、面花等食品,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备受群众喜爱和市场认可。


沧州市委副书记姚幸福表示,沧州土地资源丰富,是河北省粮、棉、菜、果和水产品的主产区,京津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和加工农产品的供给地。渤海梭子蟹、沧州金丝小枣、黄骅冬枣、泊头鸭梨等美食驰名国内外。


作为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重要城市之一,从沧州乘高铁到北京只需要51分钟,到天津只需要20分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让“清晨沧州园中菜、中午京津盘中餐”成为现实。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黄骅市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不断发挥技术创新作用,提质、增效、创牌,全面推动旱碱麦产业发展。同时,沧州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从“菜篮子”入手,以青县、肃宁县、献县为重点,大力推进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黄骅旱碱麦·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与市场接轨,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流,叫响沧州农业品牌。


“这次活动我们沧州组织了51家企业到场进行展示宣传,同时邀约组织了北京地区100多家采购商代表进行现场对接。另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俊义说。


参展商现场制作旱碱麦面食,供市民品尝。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河北蔬菜供应北京新发地占比达21.1%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晓红表示,保障市场供给,这是河北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的根本动力,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要突出地方特色,把沧州的好农品推荐给北京市民,满足多样化需求,实现品质品牌协同推进。


实际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土地优势,近年来,河北省已经成为首都“菜篮子”产品的重要供应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告诉新京报记者,河北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基地规模大、种类丰富,种植品种与京津市民消费需求高度契合,是新发地不可或缺的蔬菜供应基地。河北的番茄、黄瓜、茄子、香菇、土豆、甘蓝、叶菜等在新发地市场占有较高比例,尤其是夏季张承坝上蔬菜占有绝对优势。像沧州的蔬菜,也占据了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的重要位置,如圆茄占比高达70%以上。


据统计,在2019年前,北京新发地蔬菜供应地以山东占比较多,达到21%左右;河北约占18%。但疫情3年,河北蔬菜供应北京新发地的量在逐渐增加,到去年底已经增长到21.1%。


展示区摆放的沧州蔬菜。目前,来自河北沧州的蔬菜在北京新发地占据重要位置。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张玉玺表示,河北省农产品供应首都市场,具有几大优势。首先是交通优势,离北京很近,不仅能快速进入北京市场,还拉低了农产品成本,疫情期间,河北省成为北京农产品的主供应地;其次,具有气候优势,“像每年四五月份,我们吃北京以南的河北蔬菜,6月到9月,主要是北京以北地区如张家口、承德的蔬菜供应北京市场,9月底以后,蔬菜产地又转移到北京以南”。


“北京是一个大消费城市,农产品自给率很低,要想保证北京农产品供应,必须要提高农产品的可控率。”张玉玺说,这就需要自建基地,关键时刻能拉到北京来。近年来,新发地立足提升首都保供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全新合作模式,新发地盐山、广平、魏县、冀州等分市场相继投入运营或建设,各大商户积极在河北布局建设基地。计划利用2-3年时间,在河北建设10个分市场和50万亩基地。他认为,北京与河北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北京是一个大消费城市,河北是一个大生产省份,河北的农产品销到北京,既给首都消费者造福,也为河北种植者造富,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赢。”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山东潍坊净菜进京产销对接,收获近2亿元订单
北京
“甘味”庆阳农产品进京推荐,19个项目现场签约
北京
《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如何引领消费趋势?
北京
两岸融合再升级,海交会汇聚全球客商共筑“第一家园”
时事
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在顺义启动
新京号
甘肃“定西宽粉”进京推介,现场签约15个招商引资项目
北京
新发地举办集采集配大会,21.7万吨食材现场成交
北京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将于4月20日启幕
时事
全国人大代表刘玉杰: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加快突破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